尼瑪?夷人坊?沐楓晴驚了個訝,隻見一個腆著大肚子像個球形,衣不蔽體,傻啦吧唧的胖子站在告示牌前說:“聽說郭汜領五萬大軍,已經離南陽不遠了。太守現在隻好貼布告徽求各方能人,希望能解除南陽之危。”
旁邊一個書生也湊熱鬧說:“聽說董卓派兵來攻,是因為我們張繡大人之前沒有按董卓的意思,前往洛陽參加立新帝的大典,董卓因此記恨很深。”
小號夷人坊辯論道:“但是在我看來,這樣的布告無疑表示如今已然走投無路了啊。如今南陽隻有萬餘將兵,要如何麵對董卓派來的五萬大軍啊!希望真有人能解救這次的危機。”
一個老太太也站在告示牌旁邊發牢騷:“這董卓已然權傾天下了,卻還是野心勃勃!隻要有哪一處的人稍不從他,立刻就派兵來打,真不知道他到底想做什麼啊!”
沐楓晴三兩下擠了進去,隻見告示牌上貼了一張黃榜,大字寫到:“董卓挾持天子、混亂綱紀,本為天理所不容。如今董賊遣派大軍來犯,南陽已然陷於危殆。吾欲廣招能人異士,共商退敵保城之策,有意者請揭下布告,至太守府,吾必以禮相待。願天下義士共襄盛舉,同謀衛城邦、製董卓之大業!——南陽太守張繡書。”
典韋焦急地說道:“看來南陽的確是情勢危急啊,總不能袖手旁觀,看董卓不斷做大。”
許褚卻不急不慢地說:“……一個來砍一個……兩個來砍一雙……”
沐楓晴聽了許褚的話皺皺眉頭說:“許大哥,你還是多用用腦子吧。這裏又不是山穀裏的糧道,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地方。”
許褚卻說:“……我有預感……這次……我必定會……大放異彩……”
孫尚香提議道:“不如去找周公瑾搬救兵吧?”
沐楓晴聽她的建議還算靠譜,但搖搖頭說:“建業離這裏太遠,路上董卓軍耳目眾多,等建業發兵的時候,這邊的董卓軍早已得了消息,絕對會在救兵到來之前攻破南陽的。”
典韋凜然說道:“那我們就幫張繡守城。”
“但麵對五萬大軍,要怎麼樣退敵製勝呢……”沐楓晴有些束手無策。
正說著話,從南陽深處閃出一個矮子來,此人一身明朝錦衣衛打扮,腳蹬紅色大頭靴,身披紫色鬥篷,兩隻眼睛大且閃爍,匆匆幾步快走到沐楓晴身前,說:“這位兄台,打擾了。”
沐楓晴小心地問道:“誰?”
那人眼睛狡黠地一閃:“在下賈詡,看兄台見此布告後苦思良久,想必是有心之人,所以特來打擾。”
“你就是賈詡?”沐楓晴大吃一驚。
“哈哈哈,賈詡不過是區區薄名而已,有什麼假冒的價值?如果不是因為我真是賈詡,我也還真不想承認我就是賈詡呀。”那人用鬥篷捂住嘴偷著樂。
這幾句話顛三倒四,卻又好像自有一番見識,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的來好不費功夫。沐楓晴趕緊喜道:“閣下叫住我是為了何事?”
賈詡的眼睛繼續閃亮道:“正是為了你眼前所見之事。”
沐楓晴問道:“南陽之危?”
賈詡點頭道:“正是。”
沐楓晴聽賈詡提到此事,就知道他已成竹在胸,放心地問道:“素聞閣下為不世之奇才、謀略超凡,相必已有退敵之策。何不揭布告與張繡大人共謀大計?”
“我雖有退敵之策,但無退敵之力,實在是空有智略而無法實行。”賈詡謙虛道,“不過我見兄台相貌不凡、武骨驚奇,必然是膽識過人之輩。所以特來與兄台共謀成計之事。”
“先生請說,若有我能效力之處,必義不容辭。”沐楓晴一路聽說他個性甚怪,現在多少賣點人情給他,若真能解除南陽之危,也許他會願意聽勸奔赴魏國了。
賈詡早早地下了個套,給沐楓晴扣了個大帽子說:“好!南陽一城七萬軍民的性命,就托付給兄台了!”
“這……我還不知道該怎麼做。”沐楓晴一聽七萬軍民的性命,果然有點膽兒瘦了。
賈詡開始鋪墊道:“有兄台的允諾這就夠了,快隨我到太守府共商大計吧。”
典韋催道:“走!我們這就到太守府去!”
四個人跟著賈詡匆匆走到南陽太守大院門口,賈詡對典韋許褚和孫尚香說:“尼瑪暫且在這裏等候,裏麵戰況紛繁,人多不便,我和小兄弟進去稍後就出。”
“尼瑪才在這裏等候呢!不要太目中無人了好不好?”典韋有點心急。
賈詡趕緊陪話道:“對不起對不起,我見到了南陽的救命稻草,一時口誤,還請各位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