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崇文門就直接回到了家樂福。
采薇拿出一遝紙,遞給了丘臣俊。
“我要做的事情,都寫在這裏。你先看看,看完之後,有什麼疑問再找我”。
采薇出去,丘臣俊打開了紙,不禁眼前一亮。
《家樂福超市商業籌劃書》。
“商業籌劃書”這個詞兒,丘臣俊以前雖然沒聽說過,但是從字麵意思上,也能猜出個大概。
但是這個“超市”是個什麼東西?從未聽說過啊。
一時弄不明白,他也就不去計較,接著往下麵看。
看了一會兒,他明白了大概。
這個超市,其實就跟鋪子的意思差不多,不過就是個賣雜貨的地方嘛,隻是名字不一樣而已。
不過,仔細往下看,就看出了跟現在的鋪子不一樣的地方。
有些新名詞兒雖然不是太懂,但是根據上下文的意思,他也都能捋出來。
超市主要以出賣日常用品為主,都是些居家過日子的必需品。這些東西消耗大,都是些小件兒,沒有大件兒的東西。
這些東西都是一些低價的東西,不值多少錢,貴重物品一律不賣。
這些說法,跟一般的雜貨鋪子,基本上沒有什麼兩樣。
不同之處主要在下麵。
一是許多東西都要有包裝。
采薇還舉了個例子。
比如鹽,這是每個鋪子都要賣的東西。
現在賣的鹽,都是散裝的。放在一個大木頭槽子裏麵。誰來買,就稱上一些。顧客自己帶來碗或者盆什麼家什,就裝了回去。
按照采薇的思路,把鹽用紙包裝起來,分成一斤一袋或者二斤一袋的。
這樣一來,顧客即使不帶什麼家什兒來,也能把鹽拿回去。
至於其他的東西,也是能包裝就盡量包裝。
咦?這個想法倒是挺新穎啊。方便顧客啊,也省得顧客來了現稱。
最叫人不可思議的,竟然是什麼敞開售貨。
把東西都放在架子上,顧客來了之後,自己到架子上取貨,然後再拿著東西到出口去算賬。
現在的鋪子,不管是什麼鋪子,都是用櫃台把顧客跟貨物隔開。
顧客來了,想要什麼東西,就跟夥計說,然後由夥計再拿給顧客。
這樣雖然麻煩了一些,但是可以防止顧客損壞貨物和偷竊貨物。
如果叫顧客自己親自拿東西,豈不是跟外麵的集市上一樣了嗎?
要是顧客偷東西怎麼辦?
然後就是會員製,這個會員製,丘臣俊倒是不陌生。
此前在自助餐大戰中,慕容小姐的家樂福自助餐就曾經靠這個占據了很大的優勢,現在無論是家樂福還是達三江,四海賓,都實行會員製。
原來會員製不僅能用在自助餐上,用在雜貨鋪子上也行啊。
接下來就是購物節。
這個購物節又是個什麼東西?
有春節、端午節、中元節、中秋節,還從未聽說過有個購物節。
買東西也能過節?
丘臣君覺得自己的心思越來越不夠用了。
慕容小姐的心是怎麼長得?怎麼能想出來這麼多道道啊?
林召南進來了。
“丘公子,看什麼呢,這麼用心”?
丘臣俊把籌劃書遞給了林召南。
“林先生看看,慕容小姐的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