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230章 議論(2 / 2)

歐陽鶴齡、喬夫人、歐陽梅林三人正在一起喝茶。

說是喝茶,但是茶沏上了許久,也沒人動一下。

“父親,母親,你們倒是說說,我究竟如何是好”?

就在剛才,歐陽梅林把慕容采薇要去魯甸,以及他自己想要去水雲關的事情,跟父母說了。

因為不是外人,歐陽梅林就把采薇分析的關於皇位爭奪的事情等等,也都給父母說了,毫不隱瞞。

“這個采薇姑娘,真是見識過人啊。難怪連皇上都對他另眼相待”。

歐陽鶴齡悠悠說道。

“老爺,你的意思是,就照著采薇姑娘的意思,叫梅林到水雲關去?能不能不去?我就這麼一個兒子,那麼遠,想見一麵都見不到”。

喬夫人自然舍不得兒子遠去。

每天在家裏能看見自己的兒子,就是她最大的安慰。

“雖非萬全之策,但也是目前能想出來的最好辦法”。

“父親,你同意我去啦”?

歐陽梅林一下子輕鬆起來。

自從采薇跟他說了此事之後,他就一再在思考這件事情。怎麼想都覺得采薇說的有道理。

雖然沒有明確表現出來,但是在內心裏,早已經認可了采薇的說法。

況且,即使沒有這些,僅僅是為了能經常見到采薇,他也願意去。

“你自己都願意去,我還能說什麼”?

“梅林,咱們不去,就在京城裏呆著”。

“母親,我也不想走,但是為了咱們家的將來,不得不留一條後路。否則,一旦出現那種情形,咱家就沒有退路了”。

喬夫人其實也明白這個道理,隻是一時轉不開這個彎兒而已。

“夫人,梅林說的對。梅林暫時避開,是最好的辦法。否則,到時候你叫他怎麼辦”?

“若是大皇子登上大寶還好,咱家還能平安無事。否則,就難有回旋餘地啊。信國公家能看到這一步,如今咱們知道了,還不警醒,及時避禍,就真的禍不遠矣”。

“可是……”。

“母親不用擔憂,我雖然去了水雲關,也可以時常回來看望母親”。

“唉,我也不是不明白道理。可那裏終究是邊疆,動不動就要打仗,刀劍無眼,萬一有個三長兩短的,叫我如何放心得下”?

“夫人,那裏也沒有那麼多仗可打,梅林也不用總是衝鋒陷陣,那麼多人,也不至於都沙場捐軀。就這樣定下了。梅林,你一會兒就起草一個折子給我,明天我就遞給皇上。我再跟兵部說一下,想來他們至少會給你個副總兵的差事”。

“好,我即刻就去起草”。

歐陽梅林出去,喬夫人又長長地歎氣,不禁流淚。

“夫人,我也很難受。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皇上遲遲不立太子,朝中暗流湧動,二皇子和三皇子也在暗中蠢蠢欲動”。

“大皇子行事乖張,一向不得皇上歡心,想做太子,勢難登天。若是他此次跟對人還好,一旦跟錯了人,新皇登基,能饒得了他麼”?

“梅林一向跟二皇子交好,若是二皇子叫梅林助他一臂之力,對付大皇子?你叫梅林怎麼辦”?

“我也知道如此,隻是……,唉,罷了,罷了。說是太師家,倒不如尋常百姓,隻要過好自己的日子就行,沒有這麼多煩心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