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摩柯禪院精英大獎賽,最後的報名人數達到了二十年來的最高,足足有六百二十八人。比賽采取殘酷的雙敗淘汰製,每場比賽結束後,根據成績分為勝敗兩組。敗者組內部進行比賽,內部比賽的敗者就算是雙敗,立刻淘汰出局。勝者組也進行內部比賽,再次分為勝敗兩組,本輪的輸家混入敗者組。總之就是要求選手必須一直取勝,隻要失敗一場就打入敗者組,總計失敗達到兩場就淘汰出局。一直待在勝者組,並連勝六場的,會有十人,敗者組一共會打七場,通過不斷淘汰,其中六勝一負的會剩下三十人,這三十人加上最後勝者組刷下來的十人再比一次,就會決出敗者組的前二十強。他們加上勝者組的十強就是今年的前三十名,之後會進行超刺激的逆轉挑戰賽。勝者組這十位弟子每個人會連續接受兩個敗者組選手的挑戰,兩場中十位優勝弟子隻要輸掉任何一場,就徹底退出前十名的爭奪,獲勝的敗者組選手則鹹魚翻身,一步登天完成逆轉,頂替先前優勝選手的前十名位置。隻要此人頂住壓力,再戰勝一名敗者組的挑戰者就自動成為最終的前十名。決出前十名後,每位選手要和其他九位選手各戰一場,每勝一場得一分,如果誰能九戰九勝,就是當之無愧的冠軍,同分的情況下就比勝負關係,總之精英賽的賽況精彩無比,一票難求。
你說看比賽還要票?那是當然的,精英賽代表下院弟子的最高水平,旁觀的弟子或多或少都會有些收獲,想要入場觀看,需要交納三百功德點的高額入場費。
摩柯禪院的實戰比賽場地隻有一處,就是兩忘峰鬥劍坪,據說摩柯禪院有一門震院絕學叫“摩柯無量劍”,其劍訣就收藏在鬥劍坪,隻有每年的前三名能夠參悟。
鬥劍坪也如寶月寺的大校場一般,是將兩忘峰的峰頂整個削平,形成一個數平方公裏的大廣場,在廣場中央區域按照十二部搭建了十二個邊長二十丈的方形高台。平時這些高台作為弟子間互相切磋和了斷恩怨的場所,每年的大賽則用來做比賽場地。
這日一早,鬥劍坪上人山人海,人人都想要搶占有利地勢,各處擂台周圍裏三層外三層圍滿了觀戰的人。葉之秋和幾百個報名參賽的選手則坐在選手區,靜靜等待大賽的開始。
這幾百個精英選手個個血氣如海,氣度不凡,葉之秋能明顯感到不少人身上有法力波動,不愧代表了摩柯禪院弟子的最高水平。
天光放亮,峰上鍾鼓齊鳴,表明入場觀戰的最後期限就要到了,一時間無數人駕著各種法器往峰上疾飛而來,原來是不少藏識禪院的羅漢境修士也趕來湊熱鬧,葉之秋暗道,恐怕不少準備收弟子的菩薩境高手也會潛伏在暗處觀看。
不一刻,鍾鼓聲止息,比賽開始。
鬥劍坪上空懸停著一件法器,是一麵巨大的古樸銅鏡,上麵會隨機顯示比賽雙方的資料,一次選取十二對選手進行比試。
正所謂無巧不成書,葉之秋竟然恰好是第一組上場的選手之一。
他的對手看起來不過二十幾歲,呼吸綿長有力,雙目炯炯,一舉一動都帶有幾分拳意,雖然身上沒有法力波動,卻已是葉之秋對陣以來前所未見的高手。
比賽還是比較人性化,禪院當然不會坐視自家的精英弟子無故死傷,每個擂台上空都有一位菩薩境長老坐鎮,一來是做裁判,二來可以在生死相搏的瞬間及時采取救援措施。
“鐺!”的一聲鍾響,比賽開始。
十二組選手幾乎在同一時間碰撞在一起,對手的拳速雖快,但哪裏是葉之秋的對手,他在恒定的心境下,甚至可以把對手的動作分解成一幀一幀的慢鏡頭。葉之秋對第一名勢在必得,一開始就存了牛刀殺雞之心,每場比賽都要使出八分力,絕對不給對手任何可乘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