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玉麵女皇(1 / 3)

下午兩點,一代女皇武則天的棺槨開棺。大家也同上午一樣聚集在主墓室門前,希望目睹這千年不遇的曆史性時刻。

趙局長、許小冉等幾人一起輕輕揭去繡有金色鳳凰圖案的棺罩,細細掃除落在棺槨上的塵埃,一尊通體碧綠的玉石棺槨驚現在眾人眼前。石棺前端鑿有九個鎏金字體‘則天大聖皇後之靈位’。言之鑿鑿,武則天是以皇後身份葬入乾陵的。

武則天石棺造型別具一格,完全出乎人們的想象。這具石棺是由一尊綠色的玉料整體鑿造,棺蓋也是由同一材質的整體玉石雕琢而成。令人十分驚訝的是,棺蓋不再是琉璃瓦屋脊造型,而是呈半圓狀隆起。棺蓋上麵遍布碗口大的魚鱗狀紋飾,中間豎起一排齒狀魚鰭,仿佛一條巨龍靜臥著的背脊。

玉質棺槨的兩側都是侍女的浮雕,人物眾多且麵目朝南,其中不乏身著官服、帶著官帽的唐朝女官。浮雕人物個個體態豐腴麵像端莊,都朝著一個方向擁簇而去,氣氛很是熱烈。

讓人驚異的是,棺蓋中間有一輪直徑近兩尺的圓環,一個端端正正的‘曌’之凸於其上,字雖未鎏金上色,卻格外刺眼醒目。

“武則天確非等閑之輩啊。”趙局長麵對玉棺感慨萬千,“武則天暮年退位還皇權於李唐,既是一種平穩過渡和化解朝廷政變危機的政治手段,又為自己保留了歸葬乾陵的皇太後身份。對武則天來說,死後能陪葬在高宗身旁,不僅是盡夫妻之情,也是表感恩之心,沒有高宗皇帝就沒有武則天顯赫的一生。但這位曾經為一代女皇的女子不免耿耿於懷,就隻能用這種殯葬的格局有所隱喻了。”

“真可謂用心良苦。這棺蓋上的鱗片,完全可以理解為龍鱗,她在向冥間宣示,曾幾何時,本女子也是一代叱吒天下的真龍天子!”秦田讚同趙局長的說法。

許小冉撫摸著側麵的浮雕人物像說:“中國古代皇室的妃嬪、公主的棺槨上一般都會有鳳的圖案,而武則天則沒有,說明她不甘心僅作一隻雌鳳棲息於天子腳下。”

“這麼多侍女圍繞在身邊,除了顯示身前的排場,是不是也顯露出武則天喜歡熱鬧,害怕冥間寂寞的心態呢?”王曉嵐問。

“曉嵐說得有道理,女孩子的理解就是不同。”周教授說,“這具玉棺一定是武則天生前為自己製作的。如此大的玉料,當年定是產於昆侖山,單塊坯料至少重在十噸以上,整體鑿造得如此精致,可見唐代采玉工程之浩大,琢玉工藝之高超。你們看這棺蓋與棺體之間合縫十分嚴密,幾乎與現代製作水平相差無幾,可謂鬼斧神工。”

王曉嵐正在用毛刷輕輕掃去‘曌’字上的積塵,趙局長指著曌字說:“‘曌’是武則天身居皇位時為自己所造的一個字,並命其讀音為陽光普照的照,其寓意為日月當空、普照環宇,隱喻自己像日月般臨天下而照萬民,真是頗費了一番心機。這個曌字,也是這乾陵大墓中唯一能證實武則天曾為帝國女皇的標誌。周教授說得對,曌字應該是武則天自己打造上去的,但在下葬時中宗李顯能將其保留下來,說明中宗對母親獨掌皇權治理天下的能力與功績還是認可的。僅留一個曌字在地宮中,也不會危及到李姓家人執掌的皇權。要知道,先人殯葬的規格和待遇,都是由後人決定的。”

“這樣看來,所立的無字碑,也定是中宗李顯所為了。”許小冉說。

“趙局長說得有理。”楊英才說,“比如永泰公主墓、懿德太子墓等,都是被中宗移至乾陵附近重新安葬的,尤其是將不足二十歲的永泰公主的墳墓冠之為陵,也是我國古代皇室殯葬中絕無僅有的。所以說,乾陵殯葬的規格甚至是相關細節,都應該是中宗所為。”

就在眾人一番評說時,何工程師、方隊長在周教授的指點下已將吊具牢牢地卡住了棺蓋。趙局長帶著大家最後一次察看了玉棺結構,確認無誤,他舉手發出了開棺指令。

起重機嗡嗡作響,棺蓋紋絲不動。當起重機的負載明顯加大,起吊力也明顯大於棺蓋的重量,棺蓋仍不見有脫開的跡象,周教授示意暫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