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籠樹因為樹身上掛著一個個小巧的形似燈籠的花和果實而得名。如果我說,這些果實還能像燈籠一樣發光,你也許不相信,那就跟著我一起看看這種神奇的植物吧!
燈籠樹生長在我國中部和西部,樹上的果實形似燈籠且能發光,這在植物界可是獨一無二的,而且也讓燈籠樹自己和人類都有所獲益!
“燈籠”對於燈籠樹的好處,主要體現在傳花授粉上。在花粉傳播的季節,燈籠樹奇特的花朵吸引了許多昆蟲前來授粉,這使得燈籠樹較快地完成受精工作,為繁殖後代打下基礎。
而到了夜晚,樹上的“小燈籠”就會發出亮光,為過路的行人照明。這當然不是因為它裏麵裝有通了電的燈泡,而是因為燈籠樹會釋放易燃氣體。圍繞在“小燈籠”周圍的易燃氣體在空氣中自燃,就會發出淡藍色的火焰。看起來就像一個個“燈籠”發光一般咯。
那麼,燈籠樹的易燃氣體是從哪兒來的呢?
這就要說到土壤中的磷質了。磷是一種燃點極低的化學物質,一旦和空氣中的氧遇上,就很容易發生自燃。當燈籠樹吸收到土壤中的磷質後,就會將它轉化為燃點更低的易燃氣體,讓一個個“燈籠”亮起來。一閃一閃的“燈籠”是不是很惹人愛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