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哇”在一個漆黑的夜晚,一個安靜的小鄉村傳來了一陣嘹亮的啼哭聲,一個新生命誕生了。“是個男孩”接生婆抱著嬰兒走了出來,男人古銅色的臉上滿是欣喜,接過了孩子,這個村子叫王家村,男人祖祖輩輩住在這裏,這是他的第一個孩子。男人家境貧寒,而立之年才成親,四十歲有了這個孩子。。
一轉眼半年過去了,孩子半歲了,長的又黑又瘦,而他的母親也因為條件不好生了病去世了,隻剩下他和父親相依為命。父親每天早上下地勞做,就把他交給鄰居照顧,晚上回來再抱回來自己帶,孩子就這樣一天天長大…
一轉眼,孩子到了要讀書的時候了,父親不顧種人反對,省吃儉用的把孩子送入了收費比較便宜的學堂,孩子就這樣去讀書了。到了學校才發現別人都有名字,而自己的父親不識字,一直都是叫自己孩子,老師說既然沒有名字,就由老師來幫他起個名字好了,由於父親姓王,而他是再寒冷的晚上出生的,老師就給他取名為王寒,就這樣,孩子有了屬於自己的名字。
時間一點一點過去了,孩子十五歲了,皮膚和他的父親一樣的古銅色,身子瘦弱卻沒有病態之感,而他那年邁的父親卻因為勞累過度而撒手歸去了,隻剩下王寒一個人,孤苦無依的留再人世,村裏人看他可憐,便湊了路費送他去鎮子上找活幹。
王寒一個人到了小鎮,卻發現除了飯館和打鐵鋪之外根本就沒人願意接受他這樣一個孩子,而飯館老板又見他年幼欺淩與他,說他若在飯館幫忙的話每天除了吃飯之外什麼都不管,連住的地方都要自己解決,可他孤身一人,盤纏早已用盡,哪裏還有銀子住店啊,無奈隻好去鐵匠鋪碰碰運氣,若再不成也隻能去飯館將就了,雖然要露宿街頭可起碼也能吃飽。
抱著這樣的念頭,天快黑的時候,王寒忐忑不安的敲響了鐵匠鋪的門“誰呀”屋裏傳來了一個男人的聲音。“您好,我是來找活幹的,請問您這裏要學徒嗎”\"哦,我知道了,你等一會”
一陣叮叮當當之後,門“吱呀”一聲打開了,映入眼簾的是一個老人慈祥的麵孔,老人上下打量了一番,便問“:小夥子,是你來敲的門麼?”“:是的,我是來找活幹的。”王寒趕緊回答,同時心裏嘀咕:鐵匠不應該都是強壯高大的麼,怎麼是個老人呢?老人說\":看你這樣子也不過十五六歲吧,怎麼就要出來找活幹呢,你父母不管你嗎,這樣的工作你能受的了麼?“
王寒就把自己的來曆跟他說了一遍,老人聽後滿臉慈愛的說“:也是個可憐的孩子啊,以後你就留再我這裏吧,老頭子也是一個人,以後你就叫我爺爺好了。”“:是爺爺,謝謝爺爺。”老人一聽到王寒叫爺爺,心裏更是高興,便說“:好,你以後就在這裏跟我學習打鐵,有我吃一口就不會餓著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