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皇子登基後,李炫在大唐的名聲已達到自己人生的最高峰,試問,在二十出頭的年齡,救了大唐兩任皇帝,再加平定一次謀朝篡位,這種功績,在曆史上不敢說後無來者,但最起碼也是來無古人吧?更別說他在領兵打仗獲得的戰功了!
前次,救得先帝李隆基,可以認定為偶遇,而這次救當今皇帝卻是需要膽識氣魄,和對大唐的忠貞!所以,他在軍中與朝廷,都獲得了任何人無法比擬的威望!
事閉,皇帝封賞隻是,李炫理所當然的排在第一位,因之前先帝封其為護國公,爵位僅次於親王,而在此官員品級上麵已然正一品!所以此次護駕在地位方麵已封無再封,隻能賞其菱羅綢緞,與金銀之類的錢物!並沒有多少出奇的!隻有最後一條,皇帝宣詔,命其為大唐兵馬大元帥,統領整個大唐的兵馬!令滿朝問臣武將震驚得目瞪口呆!
大唐的軍隊一直由皇帝陛下直接統領,門下設兵部,七大都督或鎮守邊關,或養精蓄銳!從來沒有設立過兵馬大元帥一職!要知道,掌控了大唐的兵馬,就等於掌控了大半個大唐!由此可見,皇帝對李炫的感恩與信任!
然而,李炫卻拒不領旨,他堅持要去鎮守邊關!重新做回大都督一職!原因很簡單,他習慣了邊關的廝殺,習慣了與眾將士一起生活!
皇帝隻好無奈收回承名,最後皇帝將其妹妹流雲公主“李漁”指婚於他!礙於情麵,李炫不得不領旨謝恩,這次封賞才告以段落!
而兩年前,北方匈奴縷犯大唐邊境,燒殺搶奪,無惡不做!當今聖上大怒,命鎮北大都督李炫率軍攻打匈奴,斬其國君,滅其國度!徹底永除後患!
李炫領命而去,戰火連綿兩年之久,雙方互有勝負,但,打仗打的不光是用兵!還要拚國力,國力強盛則後勤補給強盛,試想,兩軍交戰,一當兵強馬壯,而另外一方卻連士兵肚子都吃不飽,不管對方怎樣用兵如神,也難支撐太久時間吧?所以,最後還不是國力強盛的一方勝利!
大唐建國千年已久,民眾安居樂業,水土富饒!而匈奴土地貧瘠,人口稀少進兩年因為連年大雪,牛羊等被凍死無數民眾生活苦不堪言,才有邊境燒殺搶奪之事!人類對死亡是恐懼的,當麵臨死亡的時候,總會激起無數人對生的渴望!不管大唐有多強,他們搶到食物最起碼能保證自己馬上不死!如果他們不強,有可能看不到第二天的太陽!於是這場戰爭,勝率理所當然趨於大唐一方!
可瘦死的駱駝終歸要比馬大,匈奴再貧瘠,再鬧荒災,它終究說一個國家,一個國家哪裏有這麼容易從外部打塌的?何況大唐不是傾巢而出!疆域寬,則自己的邊關就多,邊關多,則防範的國家自然就多了起來!於是,大唐隻出動了李炫所帶領的鎮北軍!便有了綿延兩年之長的戰爭!
兩年戰爭,李炫終究在國力和自己的精密指揮下,步步緊逼,將匈奴的國土盡數收入囊中!隻剩下小半的匈奴人,的抵抗也越來越激烈!
然而,戰線過長,每攻克一座城池就要分兵把守,一來鎮壓當地民眾以及殘餘力量,二來,維持治安!所以,進軍的速度便越來越慢!
而此次大將軍李炫,便是因為戰事需要,帶領了五百親兵,打算從重白城出發,到最前線的落日城去督促戰事,在半路荒郊,被匈奴一千於騎包圍,五百親兵突圍失敗,李炫在突圍的過程中被一箭穿於胸部,隨後斬殺數名匈奴騎兵後,終究不支,倒地昏迷!
也正因為他倒地昏迷,而後陸續有人被殺死挑下馬,而壓在其身上!然後匈奴騎兵也死傷慘重,又恐周邊唐軍發現,所以,戰場打掃得及為不幹淨!隻是粗略的殺死唐軍躺在地上還在呻吟的士兵,抬起自己受傷的同伴,便揚長而去!
所以,李炫竟然險之又險的從鬼門關揀回一條性命,可即便這樣,他的性命卻還是危險!
雖然自己已將穿胸之箭拔出,用藥包好,但,全身上下大小傷口還在淌血!而他拔箭之後,自己體力與精神都早已油盡燈枯,沒有力氣再處理其他傷口!而自己身體裏的血,卻終會流盡!天色已晚,夕陽漸漸的從地平線上落下!這該死的荒郊,鬼曉得會有什麼豺狼虎豹之類的角色?所以他不敢睡覺,即使再虛弱也不敢!
對於人類來說,死亡終究是最恐懼的,李炫也一樣,他不想死,他想活著,好好的活著!因為,隻有活著那些自己爭得的東西才是自己的,隻有活著,才能享受到活著的美好!而且,如果現在自己死了,征北軍將群龍無首,也會迎來匈奴強烈的反撲,到時候死的人更多,更慘!
所以他在這個時候不能也不敢睡去!睡下去可能自己再也醒出來,他強忍著疼痛,換了一個相對舒服的坐姿安靜的坐下,這個時候,他要節省每一分體力來維持自己能夠活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