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二章 跪與不跪的抉擇(1 / 2)

太荒一行淩日而出,踏天而降,身後的夕陽仿若浴火重生,綻放著比旭日初升時更加絢爛的奪目華光,引燃蒼雲,紅霞滿天。

這區區百十人,戔戔百十獸,卻顯得肅穆井然,體態威武,英姿英發,氣勢聖嚴,簡直可以用“宏偉”“浩蕩”二詞來形容。

這早已經超世人對所謂禮儀,儀仗的認知範疇,更像是一支來自仙界神國仙人,異常的大氣恢弘,既縹緲如虹,又威嚴莊重,仿佛能夠洗滌世人沾滿塵垢的心靈。

不過,將之說成是來自仙界也無差錯,那煌煌太荒之地,不就是世人心目中的神仙地界嗎。

高大威武的陸吾執仗擂鼓,夔牛皮製成的巨鼓聲威遠揚,震撼天際,炸得成周城附近方圓萬裏無雲,日見星辰,太歲淩空。

玉皇觀乃皇朝聖教,九州道庭,信眾繁多,不少上古傳說和道經都是玉皇觀刻意散布的。所以世人盡知,上古《神樞經》有載:“太歲;人君之象,率領諸神,統正方位,翰運時序,總成歲功”。

《淵海子平》記載:太歲乃年中之神王,故不可犯,犯之則凶。

《三命通會》上說:夫太歲者,乃一歲之主宰,諸神之領袖。

這太荒之主一出,便有太歲臨頭。

太歲當頭坐,無喜恐有禍。

這太歲倒是懸在了太荒一行的腦袋上方,但誰要是相信太荒之主會禍將臨頭,那就是徹頭徹尾的傻子,那太歲星明明就是人家喚出來的。

把太歲星當儀仗禮官搬出來顯赫身世已經將世人震驚得體無完膚,不想那日頭西墜後,更讓人震驚的事情發生了。

但凡君子貴人,夜不出行,行必光明正大。這也是為何太史官會建議勳貴們申時四刻後回返的原因,申時四刻,天還未黑,但太一卻落到了山後邊,不見天日,身無影而光無形,為君子所忌。

夕陽在爆發出最後一陣華光後徹底墜落,但大地上卻亮起了八枚光耀四極的烈日,紅火炎炎。

八杆大旗,耀發著旭日紅芒,奪九天十地之光色,正氣煌煌。太荒一行沐浴其中,便是闖入九幽地獄,也定會化災解厄,一片祥和,行走在這人間大地又有何不可。

天尚未黑,但世人眼中卻隻有那八杆太陽一般耀眼的大旗,細看之下,才發現那些旗麵綻放的紅光中,有一團細微的黑色斑跡。

形似鴉雀,身泛金光,下有三足。

竟是那號稱太陽化身,縱橫天際的金烏神鳥!

八麵金烏毛皮製成的大旗!

這發現讓世人震驚到宛若看見了開荒聖人!

世間沒有重陽節,但大羿射日的傳說倒是傳承了下來,難不成,這太荒之主還是天神大羿的後人?太古神國當真存在過?!

連開荒三代都已漸遺忘的九州世人,對上古傳聞自是懷揣著更多質問。這太荒之主的出現,卻讓他們感受到了實實在在的震撼。

貔貅張嘴,口吐金玉,玉石鋪道;獬豸抵角,聚納福氣,祥瑞漫天;夫諸踏泉而行,角聚天水,嘴銜種籽,沿著玉道兩旁灑落,遇先天葵水而生,萬花齊放,萬樹並生。

窮奇與犼率先落地,二十丈法身高大威武,氣勢雄渾,睥睨九州。

兩頭凶獸披著盛裝,踏著玄妙足步,一身厚甲與獸身緊貼,寒光銳利,腳步鏗鏘,彰顯著力與美、張力與韻律、協調與奔放。足步複雜多變,神獸卻走得氣定神閑、風度翩翩,仙靈與獸性完全融為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