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崖山人代表大會上,一名代表,孫育海也對著眾人這樣嘶吼著:“我們這樣的殘殺印第安人,與西班牙人有什麼兩樣?難道這就是我們自詡的當世最文明的人應該做的嗎?”
即使是最瘋狂鼓吹開拓華夏人生存空間的所謂鷹派代表劉元清,也是低下了一向高昂的頭,嘟囔著,“他們不是文明人。”
文明的定義:文明,是曆史以來沉澱下來的,有益增強人類對客觀世界的適應和認知、符合人類精神追求、能被絕大多數人認可和接受的人文精神、發明創造以及公序良俗的總和。
這樣的釋義十分空洞而廣泛,一般人難以理解。
不過,一般西方學者認為,文明有幾個標準,比如,城邦文化、青銅器鑄造技術,大量使用文字,宗教等。
從這幾個標準來看,北美印第安人並沒有形成自己的文明。因為他們還處於狩獵與采集的階段,不要說城市、文字,甚至許多都不是完全定居的狀態。
“但是,他們是人,人,就有生存的權利。”孫育海擲地有聲的說道。
不久後,林家棟以為不執行軍令為由,被關禁閉。本來隻是軍事禁令,但是由於涉及到敏感的政治問題,為崖山人代表大會所知。
在孫育海的推動下,下令將林家棟無罪釋放,並以代表大會的名義,授予“人權衛士”的稱號。林家棟因禍得福,讓王陽等人十分羨慕。這可是眾人中,第一個獲得榮譽稱號的。
在孫育海等人的建議下,決定保留林家棟等人最後抵達的村子,並被命名為“華印村”,作為印第安人接受華夏文明熏陶的試點村落,探索一條華印兩族共存之道。
1762年9月12日,華夏人的第一個附庸部落華印部落成立。
這個部落以老弱病殘為主,人口不過5000多人。一部分是原有的印第安人村民,還有剩下的大對數就是華夏人多次對印第安人的戰爭中獲得的俘虜。
別洛克原本是炎京稍遠地方的一個小部落的戰士,擁有強健的體魄,是獵人隊的隊長。一個部落的獵人可是一群最強壯的人的集合,而作為隊長,自然是最強壯、最勇敢的人。據酋長透露,再過段時間酋長退位後就可推薦他擔任下任酋長了。因此別洛克平時狩獵時最機敏,戰鬥時最勇敢,就為了確保自己的酋長候選人身份。
但是,華夏人突然出現了。別洛克及族人十分勇敢,可是,他們的對手卻仿佛一群無可戰勝的惡魔,輕鬆擊潰了他們的反抗。最後,族長戰死了,許多族人也戰死了,整個300多人的部落,活下來的不超過一百人。
對華夏人的恨一刻沒有消停,但是,別洛克明白,自己是一生都報仇無望了。因為對手不是人,而是一群魔鬼。人怎麼能夠與魔鬼抗衡呢。
自從被俘虜後,華夏人就安排他與阿伊努族以及日本裔俘虜一起參加勞動,要麼農業生產,或者是挖礦。繁重的勞動,讓別洛克每天都精疲力竭,漸漸地,似乎都忘了對華夏人的深仇大恨。
因為,自從成為華夏人的俘虜,自己竟然就沒有餓過。饑餓,可以說是伴隨印第安人的一生。因為,他們沒有先進的生產方式來解決自己的溫飽問題,饑一餐飽一餐才是常態。印第安人渴望自由,但是,若是能夠以解決溫飽問題為代價,恐怕大多數人會選擇溫飽,而不是自由。畢竟,無論如何,生存才是第一位的。
印第安人部落之間的戰爭,往往就是地盤其實就是資源的爭鬥。無論是狩獵還是采集,需要的麵積都極大。當自己的部落人口稍作增長,地盤就必須急劇擴大,否則,生存就更加困難。為此,就必須發動戰爭來擴大自己的地盤。
但是,一場戰爭的結果是難以預料的,勝利會有,但是一場失敗,就足以讓整個部族消亡。因為,資源的匱乏, 讓印第安人部落不會保留俘虜來與自己爭奪那可憐的一點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