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客套過後,陳懷惠詢問來意。
陳小虎也坦承,首先說明,經過新華夏中央政府批準,在新加坡至馬六甲一線的沿海地區,成立新加坡海外自治領。自治領將是主要有華人組成的,一個在新華夏共和國領導下的半獨立地區,擁有除軍事與外交以外的一切政府權利。
同時,希望陳懷惠出山,擔任新成立的新加坡自治領總理。
陳懷惠啞然,這是什麼亂七八糟的政府與官銜。
陳小虎不得已將自治政府的政府架構以及形成方式交給了陳懷惠。
陳懷惠仔細的研究著。
良久,才開始詢問陳小虎,“貴國的意思是,讓我們華人成立一個國家,並且接受貴國的領導。”
陳小虎斟酌了一下措辭,“可以這麼簡單的認為。不過,無論是總理還是自治領下麵的地區領導,都是自治領的人民選舉出來的,他們隻對選民負責。自治領政府享有獨立的內政權利,澳洲不幹涉。也就是說,你把自治領治理的好了還是壞了的,我們新華夏是不管的,反正有領地內的老百姓會趕你們下台。我們隻負責收取自治領的三成財政收入,作為駐軍的維持費用。”
陳懷惠表示理解,“那漢人為主的國家怎麼理解?”
“希望漢人人口在自治領能夠盡量超過5成,這樣才能確保漢人的統治地位。因為,自治領的行政官員都是選舉出來的,隻有最大的人口比例才能確保自己的權利不受侵害。”
陳懷惠表示理解。
1770年4月2日,新華夏共和國新加坡海外自治領宣布成立。
自治領元首為新華夏共和國總統,其派出代表總督在自治領代行總統權利。民選總理經自治領選民選舉產生,由其組建政府行使行政權。
第一任總督陳小虎,第一任總理為陳懷惠。
1770年4月2日,一個石破天驚的消息,突然在馬來半島乃至東南亞地區傳播開來,那就是,在馬來半島南部,有一個漢人自己的國家成立了。
在那裏,沒有蠻橫愚笨的滿清朝廷,也沒有殘暴貪婪的西方殖民者。在那裏,漢人有了尊嚴,再也不會遭受欺淩,即使是官府都是自己選舉出來的,還有誰能欺負自己呢。而且每個漢人都可以擁有自己的土地,這是視土地為性命的自己一向的渴求啊。
在東南亞,幾乎所有的國家,都是禁止華人擁有自己的土地的,就是為了讓漢人不能凝聚自己的力量。畢竟,落後的農業社會,土地產出是社會最大的財富來源,其餘的手工業與商業之本,都基本來源於農業。
而現在不一樣了,每一個人都能擁有十畝土地。在這個一年三熟的地方,足夠三四個成年人吃飽的了,更何況這隻是一個人分得的土地?
而且,此時新成立的馬來亞王國出台了一個法律,漢人不僅不能擁有土地,還不能擁有屬於自己的房屋,這是什麼道理:衣食住行,食與住,是人類基本的生存所需,但是這都無法得到滿足,讓漢人如何能忍?
不僅如此,這個馬來亞王國還十分強盛,據說即將統一馬來半島。也就是說,除了新加坡,整個馬來半島已經沒有漢人的立足之地了。
漢人主要集中在馬來半島的城市內,尤其是港口城市。因此,出行十分方便,紛紛趕往馬六甲等地。
據估計,在此時的馬來半島上,漢人應該有三到四萬,之所以沒有準確的數字,是因為除了同鄉會什麼的,不會有人注意到遠處有多少同胞。在一個交通不便的農業社會,想要靠雙腿或馬車什麼的遠行,實在太困難了。
不過,在獨立建國與土地法的激勵下來,最積極趕來新加坡的就是這些身處中下層的漢人了。移民的大潮整整持續了1年多才逐漸回落。
在新加坡政府的有意安排下,新的漢人移民主要集中在馬六甲與新加坡兩地。通過統計這兩地的人口,漢人已經超過了兩萬,而馬來人依然占據著新加坡自治領的絕大多數土地,以及很大比例的人口。
不過,凡事過猶不及,心急吃不了熱豆腐。
自治領采取溫水煮青蛙的策略,逐步擴大漢人的生存空間。首先是將馬六甲與新加坡附近的屬於馬來人的土地贖買。所謂的贖買自然是強買強賣,土地就是白菜價。
這些錢都是自治領向崖山人借的錢,由新華夏政府擔保。
崖山人作為新華夏的實際掌控者,不用擔保也不擔心新加坡人敢不還錢。而且,崖山人借的錢是要用土地來交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