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世界第二海軍強國(1 / 2)

但是,荷蘭人的遭遇就要慘痛一些。

由於少數派打算借機完成政府更替,反應上就慢了一些。經過一個多月的選舉,少數派的德弗裏斯終於贏得大選,並組建政府。為了安撫民心,承諾盡快結束與新華夏的敵對狀況,換回俘虜,並進一步加強與新華夏的友誼,爭取在遠東乃至北美的經濟利益。

隻是,知易行難。想與強者談判並獲得友誼,注定要出血,談判的要點,無非是在於出血多少而已。

為此,新首相派遣外交經驗最豐富的勃蘭特前往華京談判。這些年荷蘭國勢日蹙,利益多遭英法等強國的侵害。勃蘭特周旋於諸國之間,才能讓荷蘭人堪堪保住一些核心利益。這一次,自然又是勃蘭特這員老將出馬。1788年3月,荷蘭代表團進入華京。

新華夏的外交,在表麵功夫上,總是做的最好。即使是荷蘭,此時已經淪為二流國家,還時自己的戰敗國,新華夏外長林航還是在華京灣迎接波蘭特一行。

勃蘭特已經習慣了英法等大國的無理,對於新華夏竟然產生了一種小小的感激之情,勃蘭特冷靜下來,就明白了新華夏人意圖,無非是先禮後兵罷了。

果然,剛一談判,林航就咄咄逼人的說道,“貴國與英國聯合出兵,給我們造成了相當大的損失,荷蘭必須給予新華夏至少10億華元的補償。”

“10億華元?你新華夏的財政收入,一年有一萬萬嗎?真敢獅子大張口。”此時的荷蘭雖然富裕,人均收入不過200多荷蘭盾,大約250萬人口,國民總收入也不過5萬萬荷蘭盾,也就是大約30億華元。

視財如命的荷蘭人自然不可能答應如此苛刻的條件,直接拒絕了,並撂下一句話,“除非荷蘭人全部戰死,否則,新華夏永遠不可能獲得如此巨額的賠償。”

林航笑著阻止了激憤的荷蘭人離開,以商人的口吻說道,“不要急著離開,我們並不是漫天要價,這裏有我們的損失清單,請貴國過目。看完過後,請貴國再考慮下合適的賠償金額。”

看著林航那熟悉的嘴臉,勃蘭特簡直以為碰到了另一個荷蘭人。因為,荷蘭就是一個典型的商人國度,即使是表麵尊貴的國會裏麵,也是充斥著商人般的討價還價。每一個法案,每一條法律,都充斥著商人的精明與妥協。

討價還價可是荷蘭人的強項。勃蘭特馬上派出了一個副代表範特西。範特西是典型的商人出身,最擅長討價還價。範特西接過了華夏人的所謂損失清單,一看就跳了起來,“什麼,一所澳洲的普通木房子,報價30萬華元?你們那木頭難道全是珍貴的柚木建造的嗎?還有,一艘三百噸排量破漁船開價15萬華元,難道能夠捕撈鯨魚?還有,你們的一艘被擊沉的三千噸級護衛艦,開價15000萬華元,那你們的無畏級建造需要多少錢?你們新華夏再多幾艘這樣的軍艦,就要破產了吧?”如此等等。

在範特西的不懈努力下,荷蘭人終於將新華夏的損失降到了七千萬華元。而且,這些損失是英荷聯軍雙方共同造成的,不能由荷蘭人一家承擔。考慮到荷蘭隻出動了總艦船噸位的四成左右,荷蘭人願意提供4成的賠償。見新華夏人臉色有些難看,勃蘭特將賠償金額提高到了5成。

林航雖然黑著臉,但是實際上心裏已經樂開了花。即使不算英國人之前的賠償,光是荷蘭人的這筆巨款,不僅彌補了新華夏此次出戰的損失,還將新華夏此次出兵人員費用與設備折舊費用統統給囊括進去了。無非就是荷蘭人以自己的生產力與生產水平評估了新華夏的軍艦製造費用,從而提供了極大的溢價。而且,荷蘭人也有俘虜在新華夏在手中,這可以算得上是此次戰爭的“純利潤”了。

當然,新華夏也不能就此表示滿意,否則也就被人看輕了。

林航另外又提出一個補償方案,那就是荷蘭人必須將印尼的昆杜爾島及周邊島嶼劃歸新加坡。昆杜爾島緊鄰印尼,隻要將它控製在自己手中,那就完全控製了馬六甲海峽的大門,再也不懼怕別人在新加坡對麵封鎖海峽了。

荷蘭人此時並不重視馬六甲,因為蘇伊士運河還沒有開通,馬六甲海峽的重要性還沒有凸顯。

荷蘭人最後同意了新華夏的要求,隻是因為此次的賠償款太過巨大,一時籌措不齊,希望新華夏能夠同意分期付款。

新華夏同意這筆賠償款五年付清,月息1分5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