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 華美之戰(1 / 2)

與新華夏南重北輕的策略相反,美軍主力在北麵戰場,大約11萬人,而南部戰場則隻有2萬人。因為無論是新華夏還是酋長國,在聖路易斯附近都沒有太多兵力,美軍出兵聖路易斯,最大的目的是牽製新華夏的軍事力量,讓新華夏無法直接支援更加重要的北部戰場,否則,聖路易斯必將陷入戰火。

但是,美國人顯然低估了新華夏的戰爭決心。新華夏並不懼怕戰爭,但是懼怕持久戰,因為持久戰對於無論是物資還是人員的消耗都是太多了,大到新華夏都無力承受。

新華夏此次作戰,將主力放在南部戰場,目的很明確,那就是以絕對優勢迅速打敗南部美軍,然後揮師北上。至於北方戰場,先期抵達的新華夏軍隊,主要目的並不是馬上用於進攻,而是要配合蘇族守城,即使無法守住蘇城,也要確保挽救蘇族的有生力量,為最後的反攻做準備。

南部戰場的美軍統帥是傑克?布朗將軍,在美國第二次獨立戰爭後期表現優秀,從而成為南部方麵軍的統帥。因為兵力有限,且是輔助戰場,傑克?布朗還是比較放鬆的。雖然占領了蘇族的奧法倫,但是僅僅驅散了印第安人,並沒有大肆殺戮,甚至為了不刺激新華夏,在奧法倫的新華夏人還得到優待,可以自由進出奧法倫。2萬美軍,在奧法倫僅僅駐防3000餘人,大多數的部隊還是在美國的城市愛德華茲威爾,起著震懾作用。也因此,在南部戰場的美軍大多是緊急應招的民兵,軍事素養很差,也就算個獵人級別。

彭湃召集了各級軍官會議後,決定先行攻打愛德華茲威爾。因為奧法倫依然還有華夏人在內,擔心誤傷。隻要占領愛德華茲威爾,奧法倫不戰自下。此時,新華夏與美利堅爭相宣稱自己是最文明的自由國度,對於敵方的平民都是以安撫為主,一般不會輕易舉起屠刀。

新華夏野戰火炮終於脫離拿破侖炮的範疇,已經“發明”出了管退式後膛裝野戰炮,最大口徑甚至超過了205毫米,絕對是此時最先進的野戰炮。為了攻打城市,新華夏將這款野戰利器也帶了出來,南部戰場就攜帶了超過80門。如論野戰火炮在軍隊中的占比,新華夏絕對是遙遙領先於世界的,因為新華夏一向堅持火力優先論,能用槍就絕不用刀,能用火炮就絕不用槍。

在愛德華茲威爾附近,新華夏遇到了美軍的偵察兵。這還有什麼好說的,直接就是一陣槍響,解決了事。

傑克沒想到自稱文明國度的新華夏竟然會不宣而戰。

其實,為了顯示自己是個文明國家,新華夏也是宣戰了的。但是,新華夏巧妙的打了個時間差。在新華夏宣戰後的第五天,美國人得到了新華夏宣戰的消息。但是,此前兩天,新華夏軍隊已經出發了,並在兩天後抵達聖路易並繼續東進。

這時候,美國人的信使距離愛德華茲威爾還有大半天路程呢,誰讓新華夏蔫壞的不允許美國人修築東西方向的火車,美國人西進隻能靠馬匹或自己的雙腳呢。

結果就是,新華夏軍隊打了布朗一個措手不及。

美國牛仔雖然軍事素養不怎麼樣,但是好戰的勇氣卻是不缺的。他們並沒有像西班牙或者英國人那般排著整齊的隊伍邁步向前,而是亂糟糟的一簇簇的,這也是民兵的性質決定的,無論是第一次還是第二次獨立戰爭時期,美國人與英國人幹架,最主要的對抗方式是英國人在對麵走來,正麵沒幾個美國人,倒是在兩側的房屋後,樹木後,籬笆後躲藏了不少,都是在打暗槍,敲悶棍呢。

因此,美軍無論是紀律性還是正麵作戰能力,其實都是不足的。

但是,就是這樣,新華夏的火力優勢範圍不能更好的發揮了。

前麵美國人在遭遇了新華夏的槍林彈雨過後,三千餘人的美軍前鋒,在遭受遠距離火力攻擊後,僅僅損失了不到百人,卻見美軍迅速分散並後撤,看樣子,美國人在見識了新華夏的火力以後,已經放棄正麵對抗,要進行城防戰了。

對於這樣無賴的對手,彭湃摸著鼻子,哭笑不得。還能怎麼辦呢?

新華夏的所有野戰炮被聚集到了一起,對準了愛德華茲威爾西麵。

新華夏首先用高音喇叭鄭重申明,希望城內的普通民眾能夠主動撤離,因為新華夏即將對城市大氣無差別的火力覆蓋,撤退時間限定在半天以內。愛德華茲威爾城市並不大,隻有方圓五六公裏的樣子,民眾也不到三萬人,要想撤離耗時還是很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