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 強項不強,屈辱的幕府(1 / 2)

不過,新華夏一項重視士兵的性命,不做無謂之戰。雖然此次出兵已經超過一萬兩千人,按照實力對比來說,足以橫掃日本,但是以陳惟中為首的艦隊高才層還是希望盡可能降低傷亡,否則,即使取得最後的勝利,回到國內也難以交差。

因此,根據茂源的建議,新華夏軍隊在江戶沿海登陸,建立防禦工事,憑借防禦工事,以消耗日本人的軍力,然後防守反擊。

江戶是將軍的駐地,如果被敵人占領了大門口,還不反擊,這個將軍也就不必在當了。因此,幕府必然會不惜一切代價的將自己這些入侵者驅趕或者消滅。

海戰的失利讓田詔意正如同熱鍋上的螞蟻,想破腦袋也想不出對策。

正焦急時,新華夏人給了自己一個機會,他們竟然登陸了。若論海戰,日本人自然是甘拜下風,但是論陸地戰,誰能對抗日照大神光輝籠罩下、充滿武士道精神的日本武士?

欣喜若狂的田詔意正,趕緊點起了七千名武士,與一萬四千名足輕,試圖攻陷侵略者的前沿陣地,將他們趕下海,也算挽回自己的顏麵了。

隻是,設想是美好的,現實卻是殘酷的。

新華夏人的陣地看起來十分簡陋。他們是用早就準備好的布袋,裏麵裝滿就地取材的沙土,輕輕鬆鬆就構築了陣地。這個陣地看似簡陋,但是鬆軟的沙土能夠減緩炮彈的衝擊與子彈的穿透,防禦能力極為良好。當然,此時的日本武士,雖然也有少量的火槍,但是性能甚至比不過滿清,根本無法對新華夏軍隊造成遠程傷害。

不過,堆砌的戰壕雖然防護了自身,但是卻難以發揮新華夏軍隊的火力的密集優勢,不能夠給日本人造成最大的損傷。森田茂源甚至比陳惟中還要急躁,見日本人依然是奮不顧身的往前衝,下令軍隊撤出戰壕,讓給幾乎快要到達戰壕前麵的日本人。

日本人大喜,以為對麵敵軍是沒有了子彈,已經沒有什麼威脅了,趕緊向戰壕衝去,以盡量利用這個最佳時機。

森田茂源下令在距離戰壕百步以外的灘頭布置圓弧形的密集陣型,雖然已經是後膛槍時代,但是麵對沒有遠程火力支持的日本人,幾乎可以不用防護自身,還是擺出了三段射陣型,方便自己手中的子彈以最密集發射出去就行。

日本人越過了戰壕,就發現對麵的敵軍竟然在沒有防護的情況下,木楞的呆在灘塗上,更加興奮,揮舞著鋥亮的武士刀,哇哇叫的向前衝。

茂源眼看著日本人已經進入三百步範圍以內,嘴角露出一絲冷笑,將舉著的右手朝下一揮,“開火!”

在槍林彈雨之下,自認強悍的日本武士紛紛倒下,臨死前自己的武士刀甚至都沒有沾染一絲鮮血,對自己絕對是一個極大的侮辱,死不甘心。

最終,驕橫的日本武士在丟下了近四千條性命後,還是撤退了。至於足輕,在戰場上一般都是輔助性作用,比如運送物資,打掃戰場什麼的,往往處於戰場後方,因此倒是沒太大損失,卻也是一哄而散,他們隻是農民,可沒有武士的自覺。

田詔意正原本對於自己的強項陸戰還是有著蜜汁自信的,然而,結果傳來,卻讓人大跌眼眶,強悍的日本武士竟然連敵人的麵都沒有看清,就被揍了回去,實在是奇恥大辱。不過,田詔意正表麵上的強硬麵孔以下,其實是父親田沼意次的靈活或者說是柔弱。,他心中已經有了退意。

倒是一向有些軟蛋的德川家齊,叫嚷著“為了德川家族的榮耀,繼續與新華夏鏖戰,寸土必爭,寸土必奪,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如此無腦的叫嚷,讓一眾臣子內心好一陣鄙視,卻不敢稍有表露,現在的形勢你還不明白嗎?海戰,我們連敵人的毛都傷不到,自己就全軍覆沒了;陸戰,表麵上看,自己最有勝算,可是,自己傷亡四千,僅換來敵人五個輕傷,其中兩個還是因為轉移的時候扭傷了腳,另一個是火槍走火炸傷了手,隻有兩個是傷在了武士刀下。以四千人的傷亡換來敵人五個輕傷,試問,幕府有多少武士可以交換?

最後,還是一向較為親近的田沼意正出言勸解,不過,不虧是狡猾的田沼意次的兒子,並沒有直接說這場戰爭的結果,而是放眼全局,“將軍,這仗不能再打了。雖然說,此次戰敗,主要是輕敵之故,若再一次戰鬥,完全可以夜襲,必然可獲成功。所以,可以力保江戶無虞。然而,將軍,我們日本幾乎所有的大城市包括江戶,均在沿海,這可都是來敵的火炮射程之內。他們可沒有江戶的軍力。若惹惱了他們,在我們沿海四處肆虐一番,我們的城市可就全毀了,這樣的代價,是我們無論如何不能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