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 老將出馬(1 / 2)

菲德爾雖然處於陰暗角落,但是高居王座的費爾南多七世已然看出了他眼中的頹廢。原本機靈且善於迎合自己心意的菲德爾,自己還是比較欣賞的,但是現在的表現卻讓自己十分不爽,“別人都覺得事情大有可為,就你一個人扮深沉,幾個意思?就你一個是智者?”

事後,費爾南多七世就派遣了聯盟的首倡者佛倫斯公爵作為國王的代表,前往歐洲遊說。

佛倫斯公爵為人雖然一向強硬,但是也是一頭老狐狸。他仔細的分析了一下形勢,覺得最有可能與自己聯盟的就是荷蘭,因為,荷蘭在東南亞同樣有一塊龐大的殖民地,印尼。而且,印尼的地位極其尷尬,就夾在新華夏的澳洲與呂宋之間。一旦大明占據了呂宋,荷蘭的印尼也很難保住。

此時的荷蘭已經借著歐洲複辟的東風,恢複了君主製度,由威廉一世擔任國王。剛開始,威廉一世僅僅是尼德蘭親王,隨後,隨著權利的增加,以及兼任了盧森堡大公,從此升級成為尼德蘭國王兼盧森堡大公,1814年的憲法明確規定:君王統治國家,眾大臣對君王負責,由此集權與一身。

因此,佛倫斯的首要目標自然是威廉一世。

威廉一世為人還是很有尊嚴的,卻正對老佛倫斯公爵的胃口,一個老一個壯年的兩個人竟然相談甚歡。佛倫斯使者提出了自己的所謂擔憂,“大明劍指呂宋,下一個目標很有可能就是印尼,不知道荷蘭可有對策?”

威廉這些年一直試圖加強對國內的控製,加強軍備,並試圖扭轉荷蘭過於濃重的商人習氣,力爭荷蘭恢複十七世紀“海上馬車夫”的榮光。試問,威廉怎麼甘心正欲大展宏圖的自己,卻失去印尼?

原本還是相談漸歡的場麵,一下子就冷淡起來,“印尼永遠是荷蘭的瑰寶,絕不容失。”

“陛下,大明現在表麵上看劍指呂宋,但是,大明人的野心是呂宋遠遠不能滿足的。您也知道,與大明一脈相承的新華夏,在北美是如何侵吞我們的土地的,然而即使是廣袤的超過整個歐洲麵積的北美都不能滿足他們的野心,還要西進東北亞,南下澳洲。更何況地廣但人更多的大明?據聞他們現在已經擁有2億的人口,上帝,那麼多的黃種人,單靠大明的土地怎麼可能養活?要知道,他們的領土雖然廣大,但是中北部大部分都是高山高原,根本養活不了多少人口?”

威廉一想,“老佛倫斯說的很對啊,否則,他們何必要征服呂宋?吞並了呂宋,嚐到了甜頭的大明難道就會如此滿足?以殖民者的心態,自然是多多益善。印尼相比較呂宋,麵積更大,地廣人稀的島嶼更是比比皆是,在大明人眼中不就成了香餑餑?”

結果,佛倫斯公爵稍一引導,荷蘭人就答應了西班牙的聯盟的要求,不過,前提條件卻是必須將英國人甚至法國人拉下水。否則,荷蘭也對抗不了大明與新華夏的聯手。所以說,荷蘭人還是有相當的自知之明的。

佛倫斯下一個目標卻是法國。此時的法國波旁王朝已經複辟,路易十八當政。路易十八是一個比較開明的君主,即位後的路易十八宣布給全民以憲法的權利,實行宗教寬容政策。按照憲法,國王擁有行政權和立法動議權。議會則是谘詢性質的機構,表決法律和批準預算。但是後來議會(無雙議會)完全操縱在極端王黨手中,其代表就是國王的弟弟阿圖瓦伯爵(後來的查理十世),直接政治綁架了路易十八,讓路易十八的意誌難以得到貫徹。

最為保守派的代表,佛倫斯首先找上門的就是國王的弟弟阿圖瓦伯爵。阿圖瓦伯爵雖然從波旁王朝的傳統聯盟角度出發,支持與西班牙一起出兵,也得到了議會保守派的支持。但是此時的議會經過選舉,已經是支持國王的自由派占了上風。

此時的法國無論在東南亞還是北美都沒什麼利益存在,因此無論是與新華夏還是大明,都沒有太多利益衝突。甚至借著拿破侖革命時期遺留的一些經濟聯係,新華夏對法國還進行了不小的投資,雙方關係還是不錯的。

因此,國王否決了西班牙的聯盟要求。

佛倫斯雖然很不甘心,但是此時的法國是關注經濟的自由派當政,他也無法可想,隻能悻悻然的前往英國。

英國人在佛倫斯剛剛出訪荷蘭的時候就知道了他的用意,一直在等著魚兒上鉤呢。佛倫斯在倫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熱烈歡迎,可以說是自西班牙無敵艦隊被打敗以來,享受最高待遇的西班牙來賓。佛倫斯很是自豪,“看樣子,英國人是很願意出兵相助得了畢竟,自己四處尋找盟友共同出兵,英國人想必也知道自己的來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