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虎頭蛇尾的馬尼拉海戰(1 / 2)

英勇就義的大明士兵給了聯軍極大的震撼,作為西方人根本就不懂,為什麼這些東方人明知道自己就要死亡,卻依然堅守自己的信念。

這幾次海戰雖然由於大明的失誤,聯軍取得了一定的優勢,但是,麵對死戰不退的大明的士兵,聯軍都感覺到,遭遇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對手,這個對手也許還有些稚嫩,海戰經驗不豐富,但他們有堅忍不屈的意誌,為了自己的國家,他們可以奉獻自己的一切,包括生命。更可怕的是,他們的國家有著無窮的人力物力,“也許,我們暫時所取得的勝利,終將失去。”

聯軍稍作感慨,就不得不進行下一步的計劃。

當務之急,依然是對大明殘餘艦隊的乘勝追擊。論戰爭潛力,大明還是遠超荷蘭與西班牙的,不僅是因為國力差異,還有就是更短的作戰距離。在大明沒有反應過來之前盡量削弱大明的有生力量,就成了聯軍的必選項。

在聯軍看來,已經喪失三成戰力的大明海軍必然會退回國內,以待來日。然而,他們不明白,隱藏在漢人骨子裏的那股倔強與驕傲,為了國家,可以不惜性命。

大家推選的新任的大明艦隊提督張桐麵色沉重的看向大家,“諸位,此次海戰,我們恐怕就要敗亡了,對於以後,大家有什麼看法,是退往國內,還是堅守馬尼拉?”

剩餘艦船的艦長們同樣麵色沉重。這幾次海戰暴露了大明海軍的弱點。大明海軍從硬件的艦船上講,是不遜於聯軍的,甚至還略有超越。最大的差距卻是軟件,人員的素質上。大明海軍雖然不缺乏訓練,但是最缺乏的卻是大規模實戰的經驗。這一次海戰就將這個弱點血淋淋的扒開了給大明的海軍逐一展示。

邊上一名艦長沉聲說道,“我們可以敗,但不可以就這麼退往國內,否則,馬尼拉怎麼辦?那裏可有我們的血脈同胞。”

“是的,即使戰至最後一艘艦船,我們也要堅持到底,隻有這樣,才能為馬尼拉創造一個緩衝時間,讓我大明最終守住馬尼拉。”

“大家都是這麼想的嗎?”

雖然不免有些艦長有自己的小心思,但是大家都如此慷慨激昂,自己又怎麼可能慫包,一起大喊“誓死一戰!”

隨後,聯軍就遭遇了一場明知必死的纏鬥。雖然大明海軍艦船越戰越少,幾乎每一個時辰都有一艘艦船沉入海底,但是每一大明艦船的喪失,都幾乎會帶走一艘聯軍的艦船。因為大明海軍已經瘋狂了,每一艘即將被摧毀的艦船,最後關頭不是想著先行離開戰場,修複一下以待來日,而是奮不顧身的發起全速衝鋒,就是為了發動與敵攜亡的自殺性攻擊。

瘋狂大海戰持續了整整6天5夜,而戰場卻隻是從南沙海域轉移到了蘇祿海。此時大明海軍隻剩下十一艘艦船,而獲得戰場優勢的聯軍,也不過剩下四十幾艘艦船。大明海軍退往馬尼拉灣,聯軍在後麵跟進。

聯軍此時也展開了一個會議,會議並沒有因為即將到來的勝利而顯得氣氛輕鬆,反而沉重的幾乎讓人窒息。

西班牙艦隊作為此次海戰的主力,主帥羅德裏格斯自然是首先發言,“諸位,即將抵達馬尼拉灣,最後的大戰即將爆發,諸位有何建議?”

西班牙艦長相較而言還是比較好戰的,“元帥,我們現在都已經追到了馬尼拉灣,自然是要一戰到底,奪回馬尼拉。”作為元帥的心腹,還是比較了解主帥的心意的。

馬尼拉,作為西班牙殖民者在呂宋建立的第一個定居點,同樣也是呂宋第一大港口與第一大城市,在擁有最完善的設施,是西班牙在東南亞最大的補給基地。無論如何,西班牙都必須恢複這個據點,以讓聯軍擁有一個修正的基地,

然而,聯軍有重新占領馬尼拉的實力嗎?

荷蘭人卻有不同的看法,“羅德元帥,依照現有的實力對比,我們確實有戰勝大明艦隊的實力的,但是,以明人的英勇頑強,元帥覺得我們還要付出多大的代價才能全殲這支哀兵?隨後,我們還要占領馬尼拉,請問,貴國還有如此多的艦船運送一支人數不少的精兵前來馬尼拉嗎?據估計,大明在馬尼拉可是布置了不下4千兵力,沒有萬人的精兵不可能重新占領馬尼拉。”

羅德裏格斯豈能不知道此中詳情?然而,此時已經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此戰目的是什麼?自然是重新占領馬尼拉,並逼迫大明簽訂停戰協議,確認西班牙對呂宋的控製權。然而,就衝著大明海軍如此英勇的表現,他們的政府還可能慫包?如果是外來者政權滿清,也許會讓步,但是漢人的大明顯然不會,否則,他們就失去了統治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