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七章 新華夏的秘密武器(二)(1 / 2)

此次西方國家海軍沒有出現在南洋,而是來到了巴拿馬運河,新華夏雖然後知後覺,不過也推算出了原因。

南洋,距離大明實在是太近,此時的亞太就如同大明的內湖,就是大明的主場。在此地與華明聯軍作戰,地利上就差了一籌,即使有荷蘭殖民的印尼就在周邊,但是印尼根本就無法與大明相比。大明的工業化已經進行了五十幾年,此時的印尼卻由於荷蘭人的提防,工業落後,根本無力承擔一支龐大艦隊的消耗。更何況,華明聯合艦隊也在第一時間掃蕩了雅加達,導致印尼的殖民當局陷入癱瘓,就更難提供物資補給了。

在拉美,雖然是新華夏的主場,然而距離歐洲也不是很遠,最關鍵的是,在北美還有一個最大的後勤供應基地,那就是美利堅。

西方最大的敵人不是大明,而是新華夏,隻要打敗了新華夏,大明獨力難支,也就不足畏懼了。然而,新華夏死穴在哪裏?那就是巴拿馬運河。隻要控製了巴拿馬運河,就可以切斷新華夏太平洋沿岸與大西洋沿岸的聯係,新華夏離分裂也就不遠了。

結果就是,新華夏以為英國的關注點在於亞洲,將兵力調到了亞洲,意圖憑借地利優勢與西方國家決戰;英國則想的比較深遠,在亞洲以偽裝的巨型艦隊吸引新華夏與大明的海軍主力,然後兵出奇招直接占領巴拿馬運河,切斷新華夏東西方的聯係,並趁機吃掉了大西洋艦隊。

結果也如同英國人所料,占領了運河,並“消滅”了新華夏的大西洋艦隊,這樣,新華夏就隻剩下太平洋艦隊了。

西方聯軍在巴拿馬運河,之所以布置在太平洋一側,而不是大西洋一側,並不是自身有多麼高尚,不打算在大西洋一側事先布防以占據有利攻擊位置,而是大家都不是傻子,新華夏也不可能上當不是?

再說,在巴拿馬運河布防的西方聯合艦隊200餘艘幾乎全部是主力戰艦組成,最小的驅逐艦噸位都大於4000噸,這樣的艦船甚至可以媲美一向推崇大艦巨炮的新華夏主力艦船。

而與此同時,新華夏太平洋艦隊主力戰艦不過95艘,即使加上大明的主力艦隊也不足為懼,因為大明大多數的主力艦船都是新華夏淘汰的十幾年前甚至幾十年前的設備,少有的新建造艦船數量噸位都不大。

這,就是西方聯合艦隊在太平洋一側與新華夏或者加上大明聯合艦隊作戰的底氣所在。他們的意圖是,突襲巴拿馬運河,打亂新華夏的海軍部署,逼迫他們從太平洋調集海軍主力前來決戰,到時候,對方遠途勞累,且得不到休整,聯軍就可以以逸待勞,不費吹灰之力的戰勝新華夏這一最大的對手。

不過,新華夏艦隊遲遲不來決戰,原因也不用說了,新華夏的艦隊正與大明艦隊在太平洋甚至印度洋肆虐呢。想到這裏,英國人也發了恨,既然你不仁就不要怪我不義了。

在聯軍統帥威廉的命令下,艦隊主力離開巴拿馬運河,北上新華夏太平洋海域。這一次的決定,卻直接葬送了西方最強大的一支聯合艦隊。

1833年10月,西方聯合艦隊抵達下加州海域(後世墨西哥的下加利福尼亞半島),聯軍首先占領了半島南端最大的港口窺南港,開始休整,一天後就可以抵達新華南部最大的城市洛杉磯。新華夏雖然人口不多,大城市不多,但是城市的富裕是出了名的。不要看西方國家自稱文明,但是背地裏齷齪事不知道做了多少,比如後世的英法聯軍焚燒圓明園,無非就是搶了東西,擔心被別人說三道四,直接放把火掩蓋自己齷齪的偷盜行為。因此,聯軍想到這裏都是眼中放光,口涎欲滴,幾乎個個都進入了美好的夢鄉,隻有少量的警戒人員,一閃一閃的燈光,更凸顯了夜的寧靜。他們絕對不會想到,看似空虛的新華夏,竟然派出了收割他們性命的死神鐮刀。

新華夏集裝箱船改裝的建議航母共23艘,搭載著轟炸機一千多架飛機早就在洛杉磯候著呢。憑借建在偵察機更加遙遠的偵查距離,提前發現了氣勢洶洶趕來的西方聯合艦隊,並注視著他們進入了窺南港。

半夜時分,夜色皎潔,視野極佳。新華夏航母上的轟炸機分為10個批次,對著停駐在窺南港的聯軍艦隊發動了不間斷的轟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