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一章 苦澀的新華夏(1 / 2)

自從立國之始,新華夏一貫堅持“以科技立國”,大力發展前世帶來的現金技術,也從而確立了相當於當世其餘國家的技術先進地位,並憑借著先進技術確立了新華夏世界強國的地位。然而,現在,原本以為當世獨一份的飛機技術竟然被別人破譯了,還是一個原本並不看在眼裏的東亞小國。

新華夏戰時組建的最高統帥部依然存在,因為此時還沒有結束戰爭。

林東旭作為總統主持了會議,率先詢問,“各位,原本在巴拿馬運河區大獲全勝的海軍航空兵,卻在小小的日本海折翼,各位有什麼要說的嗎?”

海軍總參謀長王林原首先站了起來,“總統,是我們海軍太過大意,沒有想到對方也會有飛機,才會導致如此大敗,鄙人願意引咎辭職以謝國人。”

林東旭擺手讓他坐下,“說實話,我新華夏的技術一向領先於世界,即使是當世最強大的英國,也與我們有較大的技術差距,也因此確定了我們新華夏的強國地位。所以,我們新華夏一向堅持科技立國。然而,一個幾乎默默無聞的小國日本,竟然也有飛機,確實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不僅是你們海軍疏忽了,確切地說,使我們所有人都疏忽了。所以,我們此次會議不是為了讓誰檢討,或者說讓誰承擔責任的,要說承擔責任,我這個總統也會與你們一起承擔。然而,當前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如何確保我們新華夏的海軍優勢。要知道,我們剛戰敗了西方的主力艦隊,機不可失,若是不能趁機掌控太平洋,印度洋,那我們控製波斯灣的目標就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實現了。”

國防部長嚴永寬說道,“總統,我認為,日本也有了飛機,且戰鬥力還要超過我們,甚至摧毀了我們的航母,導致我海軍實力大減,既然如此,那我們就要在飛機上繼續加大投入,憑借我們新華夏遠超日本的製造實力,組建遠超日本規模的空軍並不困難,所以,我的意見是,我們先休整一年到兩年,全速加緊飛機與航母的生產,如此,壓倒日本並不困難。再然後,與西方列強爭霸印度洋甚至大西洋也就不在話下了。”

王林原因為海軍航空兵遭遇最大的損失,有些底氣不足,“可是若我們當真休整一年到兩年,無非是給了西方列強一兩年的緩衝,這對於英國和法國等海上強國來說,足以讓他們恢複絕大部分的實力,這會讓我海軍當前所應得的大勝變得毫無意義。”

林東旭點頭,“是啊,休戰一年到兩年,無疑是給西方一個恢複的時間。”

外長說道,“總統的意思,是海軍趁勢出擊,直奔波斯灣。”

林東旭說道,“我所慮者,並非日本。他們雖然擁有飛機這一利器,但是日本工業基礎薄弱,想要憑借自己的實力生產出足夠的飛機與我們新華夏對抗是不可能的。現在,我們雖然憑借絕對的優勢摧毀了日本的空軍,但是,誰都知道,日本此時還掌握著生產飛機的技術與圖紙,對新華夏的威脅已然存在。最大的威脅是,飛機製造技術並不複雜,若我們處於日本的位置,為了自保,隻有將飛機製造技術擴散這一途徑才有可能保住日本。”

眾人臉色更加嚴峻,“是啊,一旦英國等西方列強獲得了飛機製造技術,我們新華夏海軍想要繼續稱霸海洋就太困難了。”

林東旭繼續詢問,“王總長,你覺得你們海軍憑借現有的實力,能夠奪取蘇伊士運河嗎?可以考慮明國海軍的協助。”

“若是想要進軍波斯灣,擺在我們麵前最大的困難,就是海軍補給基地的缺乏。這就意味著,我們想要進軍波斯灣,隻能步步為營,一步一步的拔除西方在這兩大洋的據點,加以占領,還要我們補充物資,才能進一步征戰。據估計,這個過程,最快不會少於兩年。而就是這樣,還僅僅是一些重要據點的占領與控製,其廣大腹地並不在我們的計劃之內。”

眾人都在歎息,王林原的話,已經是最樂觀的估計了,世紀時間隻會更長。

林東旭想了好一會,“一方麵,我們要求大明海軍依照盟約,與我們一道,出兵兩洋,以事先談判好的條件瓜分戰後利益;同時為了讓大明更加甘心為我所用,也是為了增加飛機的產能,可以對大明出口飛機製造技術以及生產線,我們隻要控製發動機的製造技術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