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圖河書!”
這個歌手的藝名倒是挺奇特的,將中國傳統的“洛書河圖”給顛倒過來使用,對於那些藝人取這樣的名字,陳堪也表示理解。
陳堪大概看了一下他唱的那些歌,歌曲走的是中國風,歌詞都是古文,乍看起來是一股濃濃的古風。
不過陳堪這個受過係統文言文訓練的學者看來,和他的名字一樣,有些不倫不類,這些歌詞不能是很差,但是隻能算是一般,有點附庸風雅的感覺,很多詞語、句式的使用都是不對的。
文言文經過中華人民數千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獨特行文書寫方式,這個是現代從接觸白話文的人無法理解的。
比如現在很多人會在在網絡上專門的論壇寫古詩,很多人都也不敢將自己寫的稱之為“詩”,都是戲稱為“打油詩”,因為這裏麵的套路太深了,知道這些條條框框的文人都不敢是寫詩,那樣會被同行笑話。
“這就是蓁樺同學的一個興趣而已,應該沒什麼關係吧,你們再想想,有沒有其他事情。”陳海打斷了陳堪的問話,在他看來陳堪就是在瞎扯,一個人的興趣和自殺能有什麼關係。
“也是。”陳堪沒做什麼解釋,點點頭道:“我先出去一下!”
“你這是要去哪裏啊?”這個時候白麗蓉走出來,看到陳堪正走到門口問道。
陳堪轉頭回答道:“有點事,先離開一下,待會再回來。”
“哦!”
陳堪來到醫生的辦公室,找他借用了一下電腦,陳堪心中有種預感,劉蓁樺自殺,很有可能是和這個歌手有關係,不過這隻是一種直覺,沒有證據,因為自己手機進水不能用了,所以陳堪隻能是來借用一下電腦。
將“洛圖河書”四個字輸進電腦,搜索一下,相關的信息還真的是不少,也幸虧這個歌手不是叫做“洛書河圖”,否則一定會更多,因為會出現一堆關於中國傳統文化的結果。
陳堪先看了他的個人資料,是一個草根歌手,長相和打扮走的都是意識流,就是“隻可意會不可言傳”的那種,唱過不少歌曲,有翻唱的,有自己寫的,都是網絡上流傳,九月初的時候曾經有消息要出版專輯,可是後來卻不知道因為什麼事情進了醫院,專輯自然也就沒有蹤影了。
大概了解了這個人之後,陳堪打開他的微博,有大概三十幾萬的粉絲,這個粉絲的數量秒殺國內百分之九十五的專家學者。
最新發布的微博已經是一星期前了,內容是自己在醫院的情況,這個倒是沒有什麼異常。
不過陳堪將每一條微博的時間一對比,陳堪就發現了不尋常的地方了,之前微博的頻率基本上是每兩三條,從來未間斷,可是現在這次卻停了一個星期。
按照之前微博講述的情況來看,他的身體已經在恢複中,情況越來越好了,那為什麼會停止更新發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