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指混沌蒙昧的狀態,特指遠古時代,洪荒是指地球形成以後的早期狀態,在古籍中的“洪荒”二字通常借指太古時代。
而這裏的“洪荒”是神話中的一種體係,是從鴻鈞講道、盤古開,巫妖大戰,女媧造人,三皇五帝等洪荒大戰到封神之戰,佛道之爭等主題的以朝代更替映射聖人間的較量。
不得不這個作者確實是腦洞大開,將本來混亂的神話體係盡可能的串聯在一起。
不過陳堪不認為自己日後所經曆的位麵都會按照這個體係來進行,因為這個體係不管是在道家還是在佛教看來都是破綻百出,不其他,就鴻鈞這個洪荒體係中的大佬。
鴻鈞最早出現於西漢王褒的《四子講德論》,而真正有名氣是在《封神演義》之後,具體來曆不明,在中,他是六聖的師傅,在洪荒體係中他是大道實體,但是對道家了解的人都知道,在正統道教中大道顯化實體乃玉清元始尊,而非鴻鈞。
因為要比正統的道家書籍中的神仙傳記要普及,所以很多人就信以為真,認為三清之前有個鴻鈞,則完全是以訛傳訛,其實從古至今,鴻鈞都被道教駁斥,稱之為“邪”,佛教也不承認鴻鈞,曾多次辟謠。
至於《封神演義》中會將鴻鈞寫成是三清的師傅,其實要聯係具體的曆史背景,這是作者為了體現明朝儒釋道三教合一的思想,封神之後,闡教的幾個仙人進入釋教(佛教)也是這個原因,三教合一,不分彼此。
截教的大多數弟子上了封神榜,封神,成為庭的一員,向玉帝稱臣,而闡教的十二金仙做了仙人,沒有向玉帝稱臣,這是將仙權和神權分開。
神權代表的就是現實世界的皇權,這是一種隱喻,在《封神榜》中,鴻鈞在賜下封神榜的時候就了,品行最佳的成仙道,其次成神道,神道在仙道之下,《封神榜》崇仙抑神,其實就是暗諷統治政權。
所以幫助商朝的截教眾人上了封神榜,成為神,被皇權製約,成了行屍走肉的存在,而幫助周朝的闡教成了仙、佛,永享自在。
其實不僅僅是這本《封神榜》,另外一本神話《西遊記》的主要思想也差不多是如此,兩本書成書的時間和作者思想都差不多,都是在諷刺朝廷統治。
在孫悟空在大鬧宮時,玉帝及眾神的表現如此的懦弱無能,其實也是諷刺朝廷統治,在第一回中就點出了孫悟空的能力屬於仙傳,最後歸佛,一樣是三教合一,諷刺現實,崇仙抑神。
所以不管是《封神榜》還是《西遊記》都是那個時代下的禁書。
《封神榜》和《西遊記》這兩本書本來就是相互獨立存在的,而且《西遊記》成書甚至要在《封神榜》之前,要是強行放在一起看,其實那完全是自己找罪受,它們本來就不是一個體係的。
這就像是一些讀者在看金老爺子的武俠一樣,雖然在朝代上看起來是一脈相承的,但是其中有很多問題,很多人就搞不懂,其實要是明白了金老爺子的寫書順序就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