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搖老道所言不虛啊,玄虛道友的道法造詣已然是出神入化了。”
“紫陽道兄你莫要笑,這算哪門子的出神入化啊,頂多就是初窺門徑而已。”
陳堪這倒是實話實,自己那《如意冊》之中的七十二地煞變法大部分法術都還需要結印才能施展,距離無印施展還早著呢。
之所以是“大部分”並不是另外的“部分”陳堪已經可以做到無印施法了,而是因為這些“部分”陳堪還施展不出,至於三十六罡大變法,不提也罷。
“道友謙虛了。”可是陳堪的話,在紫陽真人看來,確實就是謙虛了,在他眼中陳堪對於法術的應用和理解已經超過了他以逝的太虛師兄,達到了一個極高的境界了。
體、法全部達到一個極高的水準,一個才一般的修士,這就是紫陽真人眼中的陳堪。
對此陳堪隻是笑了笑,沒有解釋什麼,畢竟所處的位置不一樣,所看到的自然就不一樣了,就像陳堪不可能和霍元甲內功,不可能和李元芳仙術一個道理。
兩人隻是稍微切磋了一番,點到為止,紫陽真人繼續帶著陳堪看華山的風景,雖然這座華山不如其他位麵華山那麼奇險,但是恢弘大氣,也別有一番壯麗,好一副仙家景象。
“道兄,這些是?”在路過後山的時候,陳堪看到十來個弟子背著柴火,腰間別著斧頭走下山,便好奇地問道。
“這些都是雜役弟子,會做一些粗活,砍柴不僅僅可以鍛煉他們的意誌,看看他們的道心是否堅定,日後能否修道,也能強壯筋骨,等考核通過了,就能成為記名弟子。”紫陽真人解釋道。
“原來如此。”陳堪若有所思地點點頭,他想起了好像在《嶗山道士》的故事中,王七進入嶗山派之中,就是一直在砍柴,最後因為實在是受不了了才下山的。
“那要是無法通過考核會怎麼樣?”陳堪問道。
“能成為雜役弟子的,賦其實都還可以,即使不適合修道,要是心性不壞的話,也會傳下一兩門武功,也足夠他們在凡間世界自保了。”紫陽真人解釋道,這個位麵依舊是有凡間的武者,也有內功,但是和修士完全無法相比。
“原來如此!”
“是啊,現在大部分門派其實都是這樣考核弟子的,包括扶搖老道的嶗山派和合德道友的龍虎山也都是如此。”紫陽真人道。
“那為何不直接傳授武藝呢,習武不也可以錘煉筋骨鍛煉意誌嗎?”陳堪問道。
紫陽真人聽到陳堪的這個問題,先是一愣,好像沒有想到陳堪竟然會提這種問題,隨後好像明白了什麼,笑了笑道:
“玄虛道友你這就有所不知了,如果是先道友走體修的話,那自然是無所謂,但是如果是修法的話,武者的內氣日後反而會影響到法力,需要耗費極長的時間進行淬煉最後反而是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