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啦!)
棍如龍,兩條長龍在山間翻滾。
手中握棍的白袍僧實力更上一層,長棍在他的手中如同有了自己的生命一般,上剃下滾,運轉自如。
有道是“拳怕少壯,棍怕老狼”,徒手搏鬥,力氣大者可占不少優勢,但用棍搏擊,情況就完全不同,棍法在技擊上不主張硬拚勁力,而是講究技巧方法,剛柔並用,簡單的,就是經驗多的人占據優勢。
白袍僧是個地地道道的棍法高手,一條長棍在手,整個人的氣勢就完全不同,隱隱之間竟然有種將陳堪壓下的氣勢。
要知道陳堪國術出身,對於各種器械無一不通,無一不精,自習武有成以來,陳堪從未為單純的器械之爭上弱人半籌,今這種情況還是第一次遇到。
憑借這一點,也基本上就可以斷定這個白袍僧就是美猴王的猴毛分身了,這個位麵的美猴王設定借鑒了《西遊記》之中的孫悟空,孫悟空的棍法自然也無需多。
雖“月棍年刀一輩子槍”,好像聽起來棍法很容易掌握一樣,其實並非如此,首先這句話並非出自行家之口,當不得真,其次這裏的“月、年”,是掌握棍法、刀法套路的時間,而非靈活運用的時間,武者想要精通靈活運用棍法,那也是一輩子的功夫,非一朝一夕能成。
棍法並非是外行人所看到的那樣簡單,隻要會掄、會砸就好了,那是最為外行的做法。
真正的棍法行家需要量度距離之遠近,計算時間之遲速,明確生死棍的變化,生死門之趨避,老嫩棍之進退,發力點之控製,回擊點之內外,每一點都需要武者耗費一生的功夫去鑽研。
“和尚,你這棍法還真是不賴。”兩人分開之後,陳堪橫棍道。
“一般一般,也就是比你好一點而已。”白袍僧道,其實單純在棍法的造詣上,陳堪確實不如白袍僧,但是陳堪的力量大於他,所以也不至於落敗。
“是嘛,那就手底下見真章吧!”言罷,陳堪一招中平棍刺向白袍僧,棍法和槍法一樣,要求中正平直,槍法有中平槍,棍法有中平棍,以陳堪的力量和速度,即使沒有槍頭,殺傷力也不會削弱。
這種最簡單的招數反而是最難以抵擋的,陳堪這一招深得“快、準、狠”三字要訣,讓人避無可避,白袍僧深知這一招的威力,不敢硬拚,倉促之間隻能側身立棍,避開陳堪的這一招,同時做好守勢。
陳堪見自己一棍無法建功,手腕微抖,以極快的速度、高超的技巧和超強的力量改變棍法的招數,改刺為劈,一記橫劈,打在了白袍僧手中的棍上。
“噠!噠!噠!”連退三步,白袍僧才穩住身形,最是難得的是,白袍僧身體後退不穩的情況之下,手中的長棍竟然還能進行反擊,單手持棍,劃過一道圓弧,長棍劈向陳堪麵門。
所有學棍之人,都必須要明白長棍的“力點”所在,所謂的“力點”是以棍擊人最為有力的地方,在棍尖和離棍尖約一尺內的一段棍梢中,這段棍的擊打力量比其它地方擊打力量要大,所以,棍尖和離棍尖一尺以內的一段棍梢中的任何一點,都稱“力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