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老師,這些程序還是能省則省吧,我不需要這些東西,有您和曾老就夠了,要是沒有問題,直接交給出版社,自費出版都沒有問題,就不要走那些程序了。”
“你啊你,還那麼任性。”
“老師,你又不是不知道我,我擔心我和那些個專家再起爭執,我還無所謂,老師不好做人,這還是算了吧。”
陳堪的碩士生導師桑老師親自跑到中海師大來找陳堪,自然是為了陳堪那一篇宋代交通考的論文了,本來陳堪是打算過幾親自到南方大學請教,沒想到桑老師竟然帶著幾個學生在沒有通知陳堪的情況下自己跑過來了。
桑老師已經將近八十了,但是氣色還非常的好,神采奕奕的,話依舊是中氣十足,現在還帶著碩士和博士,一點看不出老。
“好吧,你都這樣了,我還能什麼,不過我對我自己的弟子還是有信心,自費出版這個倒是不用,商務印書館的郝館長聯係過我,我和他們了你的這篇論著,你到時候給他們發一個最終版本的,給他們審核吧。”
“商務印書館,這個級別有點高啊。”
“不高,就你這篇論文,商務印書館正好。”桑老師一拍桌子道。
商務印書館是國內第一家現代出版機構,也是中國最具實力和影響力的文化出版機構,已有百年曆史,雖然名字之中有“商務”二字,好像帶有濃濃的商業味道,其實並不然,商務印書館對於出版書籍的要求是極高的,他們有一個“雙最”出版宗旨,叫做——出版最好學者的最好著作。
“是金子到哪裏都能發光,隻要能出版就好。”陳堪倒是無所謂地道。
“你變了,變得有自信了。”桑老師看著陳堪道。
陳堪聞言一笑:“人總會變的。”
桑老師聞言豎起大拇指道:“這個變化好,一個優秀的學者就應該有理論和知識的自信,就像一個好的屠夫,應該信任手中的刀一樣,好!”
“哈哈,老師,您在下去,我都不好意思了。”陳堪道。
“哈哈哈!”桑老師聞言哈哈一笑。
“不過到時候商務印書館不會也要走那道審查的程序吧。”
“有曾老審查,難道還不夠,你就不用擔心了。”
“恩。”
陳堪口中的“拿到審查程序”就是一開始陳堪拒絕的那程序,這其實是學術界的一個傳統。
學術界內有一個流傳已久,不成文的規矩,就是作為一個後進晚輩,寫出一部作品之後,需要請至少一個該方向的專家開一次或大或的“研討會”,有點類似於學生時代的畢業論文答辯。
本意是讓這位專家前輩指點指點後進晚輩,看看文章上麵有什麼不足,加以指正,是為了這名後進晚輩著想,用自己的經驗帶帶路。
這本來沒有任何問題,也是正常的,前輩用自己的經驗為晚輩把關指路,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也是學術界的優良傳統,古今中外的曆史上,確實是有許多這方麵的美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