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九一章 六耳獼猴(1 / 2)

在《西遊記》中,如來佛祖曾言:“周之內有五仙:乃、地、神、人、鬼。有五蟲:乃蠃、鱗、毛、羽、昆。這廝非、非地、非神、非人、非鬼;亦非蠃、非鱗、非毛、非羽、非昆。又有四猴混世,不入十類之種。”

何為四猴?

“第一,是靈明石猴,通變化,識時,知地利,移星換鬥;第二,是赤尻馬猴,曉陰陽,會人事,善出入,避死延生;第三,是通臂猿猴,拿日月,縮千山,辨休咎,乾坤摩弄;第四,是六耳獼猴,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後,萬物皆明。”

“此四猴者,不入十類之種,不達兩間之名……六耳獼猴,此猴若立一處,能知千裏外之事;凡人話,亦能知之;故此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後,萬物皆明,與真悟空同象同音者,六耳獼猴也。”

此刻,跪拜在陳堪麵前的,正是那混世四猴之中的——善聆音,能察理的六耳獼猴。

這斯也正好在此山中休息,因為賦,察覺到陳堪的到來,便立刻前來,想要拜師學藝,還帶著一些水果,全部都是最新鮮的,應該是剛摘下來。

“你這斯,倒是與本座有些緣分。”陳堪仔細打量著六耳獼猴道。

從六耳獼猴身上能夠明顯感覺到那屬於武修特有的氣息,這六耳獼猴應該是利用了自己的賦學習了一些武術,至於法術,以陳堪的觀察,六耳獼猴應該隻會一兩手最簡單的法術,基本上等於不會。

很顯然因為陳堪的出現,讓六耳獼猴的軌跡發生了一些變化,他雖然還未能修道,卻邁入了武道。

陳堪知道,在現實世界一些“洪荒係列”題材的作品中,六耳獼猴不能修道,因為據鴻鈞老祖了一句“法不傳六耳”。

但是在這個西遊位麵,六耳獼猴還未修道,和“法不傳六耳”之間絕對沒有什麼關係。

其實“法不傳六耳”中的“六耳”與“六耳獼猴”中的“六耳”,沒半毛錢關係,“法不傳六耳”就是指話不能進入第三個人的耳朵,意思是指:極端秘密,不能讓第三者知道,和“知地知,你知我知”是一個意思。

而且“法不傳六耳”最早也不是出自神話,而是出自清代的《兒女英雄傳》,按照現實世界的分類,算是武俠、言情。

將“法不傳六耳”與“六耳獼猴”扯上關係,顯然是後人所為,而且《西遊記》成書於明代,《兒女英雄傳》成書於清代,《西遊記》根本就不可能去借鑒什麼。

在現實世界,有不少人硬是要將《封神演義》和《西遊記》這兩大神話故事套在一起,非要在時間和因果上進行一波強行解釋,其實這很為難人,會出現各種漏洞。

之所以如此,原因很簡單。

雖然從故事發生的時間上來看,封神(商周)發生時間在前,西遊(唐)發生時間在後,可是成書的時間卻正好相反,《封神演義》成書在後,《西遊記》成書在前,因此《西遊記》中的設定根本不可能去迎合《封神演義》,除非吳老爺子能夠穿越時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