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度山口(1 / 2)

悠悠青林,山山相連。大山外,此處是度山口,這裏要常常經過采藥隊。他們有十幾個人組成,他們在這深山裏是出了名的傳奇。

大山裏藥材居多,還有難得一見的名貴藥材。他們都能尋得到,像白骨生機,血染即止,重病感風都可很快見效。他們針灸之術也非常了得,大深山裏出了名的古老醫藥隊。

此時度山口走來十幾人,前麵的年歲比較大,,白發蒼蒼一身素衣身後背著一個藥筐。臉麵紅潤,慈眉善目老者渾身帶著威嚴。走路穩健,虎背熊腰一點也看不出衰老之氣。倒像中年走路生威,背後的藥筐裏有很多藥草。有些帶著泥土,有些是剛采折的散發著藥香味。還有些青青玉露的鮮嫩,老人一臉幸福。也許這是老人平生最願意做的事,也是最開心的事。

醫者先行,善者為高。老人可以去百裏行醫,不為留名,隻為天下間多些健康。

老人叫常武,今年七十多了。草藥,都是親力親為。身後是他的弟子,他收弟子很簡單主要是品行。跟著老人必須十年樸素,才能學會三分功。還要考察弟子的耐性,這是老人行醫的規矩。

跟在老人身後的是他的四個徒弟,都是中年人一身樸素,素衣裹體簡單在簡單。大弟子叫方成在大山中跟著老人行醫時間最長,為人比較沉默,他們一切出行都是方成安排。方成善看外傷醫術精湛,醫書在家不離手,看病時還帶著。幾個師兄弟稱呼他為書癡,他都是笑笑。又接著看他的醫書,他是個孤兒,老人親手養大,對他也是手把手的教。在他心目中老人就是他的父親,老人在他心目中就是慈目仁濟,心懷寬廣。醫德為聖,家中匾旗多如長林,對於這老人總是笑笑而過。心若平靜不染一塵,老人的德風使得幾個弟子內心更加崇敬。

二弟子方舟善治人體怪症,每次出手藥到病除。連老人都說二弟子是個怪胎,用藥齊準無比。連繁華的大城市都遠遠來求醫,卻是出手立竿見影效果相當驚人。曾經昆明的一位兒童不會言語,被二弟子開了幾劑藥,又針灸幾次兒童從此走入新生。曾經大山外來了一戶人家,家裏的女兒好好卻成了癡呆,去過好多大醫院卻無效果,最後千辛萬苦找到他們。方舟開幾劑藥,隨手針灸幾次三天後活蹦亂跳一切正常。一家人笑口常開直稱活神仙,二弟子也是笑笑而過。

三弟子方路性格外向生動,卻善治中醫五髒六腑內體各病。二弟子喜愛看“奇書精髓”之書,對於這本書可以說愛不釋手。他是邊鑽研邊深究,效果絕好。曾經大山深處一家人給老人看病來到他這裏,他的幾副中藥吃過效果慢慢好轉。大醫院裏卻讓他們回去準備後世,到現在老人還健康的生活著。曾經有一位富商去過很多知名醫院,卻沒有看好他妻子的病,也是讓他回去準備後世。他卻像倔驢一樣認為他妻子的病能看好,他邁過大山千辛萬苦找到他們,幾副中藥吃下他妻子的病情好轉。在慢慢的之間下恢複以往,這對夫妻每年都要來此看望他們。內心深處充滿深深的敬意,這種事太多太多。

四弟子方圓也是最小的一位,卻是最受師傅關照的一個。他們的小師弟出身貧寒,性子最穩做事沉著。每樣事都會做的最好,他刻苦銘心,耐勞拚取,虛心求教幾個師哥是真心喜歡。他也得到師傅傳授的最多,他從來沒有驕傲自滿過,都是虛心接受,平易近人經常獨自深山救治醫人。深山裏很多受過他們的醫治,他們不管走到那裏都倍受歡迎。常常以貴賓招待,但他們很少接受,往往都讓主家改為平常招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