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一山在床上躺了一會兒,翻身坐起來,想到既然做了白鶴觀的道童,也要學著修行了,便打開《萬言錄》。
《萬言錄》開篇的序言講到:“.鴻蒙諸界,萬星大陸,修行之風盛行,餘以千年光陰遍訪諸國,謄錄諸國文字,是以編著《萬言錄》,聊做同學道友修行之參考。餘雖誌廣,然人力有限,此錄所載文字非能囊括諸國精辟之言,粗陋之處請閱者見諒.”
趙一山看序言,心裏對編著《萬言錄》的作者苟尋很是佩服,一個普通人隻能活百歲光陰,忙忙碌碌做著各種瑣事,到頭來什麼也沒有留下,苟尋雖然是修道者能夠比普通人活得更久,但是修道者更會珍惜時間用來求道求真,他卻偏偏花費千年的時間來做謄錄諸國文字的事情,真正是遺惠後人。
讀完序言,趙一山先翻到了記錄大周國文字的地方,對比自己在學堂學習的三千文字,發現萬言錄中的文字要多出許多,除了文字外,還有許多奇奇怪怪的符號,讓人摸不著頭腦。趙一山再順便瀏覽了一下他國文字,字形字義和大周國的文字多有不同。趙一山不禁在心裏感歎:“修習《萬言錄》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啊”。
看完了厚厚的一本萬言錄,趙一山再把目光投向《清靜經》這一本簿冊上。書曰:“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濁,有動有靜;天清地濁,天動地靜。男清女濁,男動女靜。降本流末,而生萬物。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
“上士無爭,下士好爭;上德不德,下德執德。執著之者,不明道德。眾生所以不得真道者,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驚其神;既驚其神,即著萬物;既著萬物,即生貪求;既生貪求,即是煩惱;煩惱妄想,憂苦身心;便遭濁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靜矣.”
趙一山讀完《清靜經》,覺得經文頗為玄奧,有許多地方不明白,於是默念全部經文,《清靜經》不長,趙一山很快就能脫稿背誦。
不知不覺趙一山陷入了無意識的狀態當中,仿佛是靈魂出竅,仿佛有洪鍾大呂響於耳旁,趙一山從來沒有體驗過如此美妙的感覺,全身如被絲綢包裹,雙目可以看得更遠,雙耳能聽到微小的動靜。
正在趙一山體驗著這種美妙的感覺時,突然有一種亮晶晶的東西出現在空氣裏,趙一山想伸手去抓住它,結果打開手心一看,它卻消失了,等了一會兒這個亮晶晶的東西又出現了,趙一山又去抓住,打開一看,它又消失了。
反複去抓沒有結果之後,趙一山就這樣靜靜的看著這個亮晶晶的東西,這個亮晶晶的東西就在他的身旁轉悠,若即若離的樣子,它好像想要進入趙一山的身體,卻找不到進入的大門,隻有在門外徘徊。
沒過多久,這個亮晶晶的東西消失了,接著那種玄妙的感覺也消失了,趙一山睜開雙眼,發現自己正躺在床上。
耳旁傳來了元福的聲音:“沒想到趙小道友這麼快便進入修煉狀態了,看來你的修行天賦很高啊。”
趙一山正體味著剛才的感覺,聞言說道:“元福前輩,剛才就是修煉狀態嗎?我感覺有一個亮晶晶的東西,可是就不能抓住它,它是什麼啊?”
元福聽後,很驚訝,說道:“所謂修煉狀態,就是要進入空冥,觀想周圍世界,體察體內世界。你現在所修習的應該是《清靜經》,此經教人入靜,使人六識敏銳。你所說的亮晶晶的東西,那應該是天地元氣,沒想到你第一次修習就能感受天地元氣,已是不錯了。”
趙一山聽後,恍然大悟,見元福有意指點自己,趕緊打蛇隨棍上:“元福前輩,我通讀《清靜經》,有幾處不明白之處,希望您能幫我解答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