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二章 隻見明鏡尊,輕於少年郎(1 / 2)

聚賢館中,長長的走廊上,李懷正隨同一名青年前行。

這青年方才已經自我介紹,姓劉,名勸,乃是此間聚賢館之主的從屬吏員,負責接待和記錄的工作。

“這邊請,我家主上,已經備下酒水,就等著皇甫君子您呢。”

那劉勸一邊走著,一邊熱情著,並且指著那走廊兩側的壁畫道:“您看著壁畫,上麵寫著許多名號,都是加入咱們聚賢館的英傑之名,您加入之後,名字也會懸於其上,未來必可光耀門楣……”

李懷眉頭微微一皺。

他方才在門前廳堂等候,與司徒允等人著話,結果這個劉勸突然到來,一番辭之後,一口咬定自己是過來投奔的,然後便故作親熱的將自己引來此處。

“劉君,你誤會了,”李懷維持著表麵禮貌,輕輕搖頭,“我此來,可不是要來投奔聚賢館,而是奉師命,前來參加州牧府的春日會的,按著我家老師之言,再過幾日,便要舉行。”

“是這樣,”那劉勸避而不談,並不在李懷之前的話題上多言,反而是話鋒一轉,直接道了那個春日會,“此次春會,不僅有荊襄之地的諸多英傑名士,還有來自五湖四海之人,更有來自北方朝廷的使者,必然格外熱鬧。”

李懷聞言,眯起眼睛,他如何不知道,對方能出這些話的背景情況,毫無疑問就是之前的北方大戰,那位掌控了朝廷和皇帝的司馬燁丞相,為了穩住後方,聯絡各方,其中對這荊州方麵尤其優待,現在更是派出了明鏡老師的弟子劉穩過來。

這劉穩可不是一個人來的,而是帶著一支隊伍,要在荊州地界運作一些事情。

“既如此,那在下便自是要期待一番了。”李懷點點頭,順著這話就下來,也不提先前的所謂“征辟”事了。

那劉勸微微一笑,不複多言,還是在前麵領路。

又走了幾步之後,兩邊的景象豁然一變,原本拓印著壁畫與姓名的牆壁不見了,變得通透,隻是用立柱支撐。

李懷遊目四望,視線落到走廊兩邊,見是兩個偌大庭院,其中假山、水池兼而有之,還有涼亭樓閣。

有三三兩兩的人群分散其中,其中的人或者歡笑,或者高談闊論,或者口沫橫飛的爭辯著。

不過,注意到李懷等人之後,其中就有不少人轉過頭來,有些人指指點點,有些人則低語著什麼,很快,眾人看向李懷的目光,就夾雜了一些其他味道。

“這些便是現在還在聚賢館中安居的賢良英傑了,”劉勸又介紹了起來,“皇甫君子可能已經聽了,咱們這聚賢之地,是為州牧簡拔人才之所在,好些個英才,都已入州牧幕中,而餘下這些並非才能不濟,而是其誌不同,而我家主上便奏請了州牧,讓這些賢才依舊居住於此,他們可以在此吟詩作對,可以為學作文,可以對弈辯論,更可以論道長短!儼然已是一處道德文章聖地的雛形了!”

到這裏,他停下腳步,看著那周圍的人群,感歎道:“想來先秦之時,有諸子百家為學,有如稷下學宮之所在,其中往來皆賢者,為下所敬仰,我等今日再次,焉知未來此處不會成這般模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