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七 軍糧不夠(1 / 2)

果然,不久傳來袁紹兵敗的消息。

本來的曆史應是曹操在官渡和袁紹兩軍對壘時,許攸向袁紹獻計,叫袁紹派兵星夜偷襲官渡,則曹操可破,但袁紹卻認為許攸和曹操自小就相交要好,認為許攸是在幫曹操而設計陷害他,並殺了許攸。

許攸得到了消息,後來投奔了曹操,並獻計曹操火燒烏巢,曹操采用了許攸的計謀後,成功燒了烏巢袁紹的糧草,袁紹因軍中糧草被燒,軍心大亂,所以被曹操在官渡一舉擊破,袁紹隻帶八百殘軍逃回冀州。曹操以少勝多,取得了官渡之戰的勝利,為了中諸侯中最大的霸主,並為日後一舉平定了北方打下了基礎。

但張燕穿越過來後,曆史就改變了,本來是許攸獻計給曹操的,但卻讓張燕設計叫曹操把許攸給殺了,後來火燒烏巢的成了張燕,隻不過時間遲了一點,並不是在官渡之戰的時候燒的,而是待袁紹一直南下,直攻到許者後才燒的。

曹操真不愧為軍事奇材,袁紹久攻許都不下,但卻重創了曹操,許都保衛戰中,曹操投入了將軍十萬的兵力保衛許都,袁紹久攻不下,又調其他戰線上的兵馬過來,雙方大戰,死傷過半,但後來袁軍聽到了烏巢的糧草被張燕燒掉了以後,心知不妙,果然,過了幾天,軍中嘩變,士氣大減。

而些時曹操卻越戰越勇,反敗為勝, 一舉滅了袁紹的大軍,隻有幾百名殘軍跟著袁紹逃了回去。

雖然袁紹大敗了,但曹操同樣是元氣大傷,士卒損傷過半,如果要恢複戰前的實力,沒有三五年是不行的了。

而此時,張燕卻乘袁紹新敗,曹操元氣大傷之時,出兵攻打青州。

這正是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張燕這時正坐在堂上,聽到袁紹大敗,大喜,端起茶水放在嘴邊輕輕吸了一水口。

這時,馬達走過來,躬著身子對張燕說道“上將軍,後院的書已經整理完畢,小人還把書分類,重新上架了。”

“唔,做得不錯,馬達,你來說說,本將軍出兵攻打青州會不會勝利?”張燕覷了一眼馬達,想從馬達那雙無神的眼睛中找到答案。

“小人不敢妄自猜測上將軍的用兵能力,小人就是對守城的一些了解,而對進攻卻一無所知,所以說不準上將軍的用兵結果如何,請上將軍見諒。”馬達還是一副目無表情的樣子,什麼也不關心,什麼也不感興趣。

“唔,很好,來,反正也沒事,不如現在下盤棋如何?”張燕說完,把一副象棋擺開來。

馬達見張燕那麼有興致,於是坐了下來,和張燕對弈起來。

張燕是上將軍,馬達不敢先下第一子,讓張燕先下。

張燕也不客氣,把一個卒向前走了一步,馬達也是跟著炮立中間,很傳統的下法。張燕一邊下。一邊問馬達一些關於當年有關張角的問題,想從馬達的口中了解一下當年張角的情況,並看看馬達是不是真的是張角的弟子。

“馬達,你說說當年張角兵敗主要的原因是什麼?”

“回上將軍,主要的原因我看是因為作戰不得法,缺乏調度,沒有統一作戰,被諸侯逐一擊破,所以才兵敗的。”馬達輕聲回答著張燕。

回答得很準確,沒有半點差池,也正是這樣,張燕才放心不下,這個馬達不明不白來到自己的帳下,還是一個守徐州的功臣,自己沒有對他半點賞賜,卻讓他做一個刀筆小吏,明顯下邊就有人說張燕賞罰不分明。

但張燕卻不能不小心,他知道自己的家業越來越大,天下現在原諸侯爭來爭去,無非就是爭權力,有了權力就有美女和財富。所以張燕要小心謹慎,用人要不疑,疑人不用。以免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最後讓後拱手讓給別人。

棋越下越慢,到後來馬達左支右補,顯得很狼狽。張燕漫不經心地問:“馬達,家裏還有什麼人?”

“小人自小就是孤兒,當年家鄉發大水,父母雙亡,後來被師父見小人身世可憐,就收留了小人,並教小人捉鬼祛邪的本事,小人是師父一手養大的,至今也沒有辦法知道家鄉在哪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