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揭開甲型H1N1流感的神秘麵紗
什麼是流感
流感的全稱叫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觸性的呼吸道傳染病。人和哺乳動物主要以發熱、咳嗽、全身無力並伴有不同程度的呼吸道症狀為特征,在禽類則有急性敗血症、呼吸道感染以至隱性經過等多種臨診表現,尤其是高致病性禽流感危害巨大,不僅對畜牧業造成巨大損失,而且對人類生命健康構成威脅。
流感病毒分為甲、乙、丙三種類型,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粒子的囊膜上有兩種微粒:一種是血凝素(HA),能凝集馬、驢、豬、羊、牛、雞、鴿、豚鼠和人的紅細胞,另一種是神經氨酸酶(NA),當病毒成熟時可水解細胞表麵受體特異性糖蛋白末端的N—乙酰基神經氨酸。丙型流感病毒的囊膜上隻有一種微粒(HEF)。
甲、乙型流感病毒表麵抗原為HA和NA,而甲型流感病毒的HA和NA容易變異,已知HA有16個亞類(H1~H16),NA有9個亞類(N1~N9),它們之間的不同組成,使甲型流感病毒有許多亞型(如H1N1,H2N2,H3N3,H7N7等),各亞型之間無交互免疫力,而乙型流感病毒的HA和NA則不易變異,無亞類之分。HA和NA都有免疫原性,血凝抑製抗體能阻止病毒的血凝作用,並中和病毒的傳染性;NA抗體能幹擾細胞內病毒的釋放,抑製流感病毒的複製,有抗流感病毒感染的作用。
流感病毒對外界抵抗力較弱,不耐熱,不耐酸和乙醚,對紫外線、甲醛和常用消毒劑很敏感;但對幹燥和低溫的抵抗力強,在-70℃穩定,凍幹可保存數年。
甲型流感病毒可自然感染豬、馬、禽類和人,貂、海豹、鯨等動物也可感染。常突然發生,傳播迅速,呈流行性或大流行性。豬患流感時,常能分離到H1N1,H3N2亞型;馬流感僅由H7N7和H3N8兩個亞型引起;禽流感可由所有HA和NA不同組合的型引起,其中大多數對雞的致病性低,隻有H5和H7中的少數亞型曾在世界各地引發過高致病性的禽流感;人的流感主要由H1N1,H2N2和H3N2引起。
甲型流感病毒的某些亞型,在無遺傳重組的情況下,可從一種動物傳向另一種動物,例如H1N1可由豬傳給人或從人傳給豬,H3N2則可從人傳給豬。在某些情況下,動物的種間傳播是由於病毒發生了遺傳重組(變異)所致,常代替原有的亞型而導致新的流行,是目前本病流行病學的一個嚴重問題。
乙型流感病毒在自然情況下不感染人,一般呈散發、暴發或小流行,每數年發生1次。丙型流感病毒常感染兒童,多呈散發,偶爾呈暴發,但不流行。
病畜是主要的傳染源,康複動物和隱性感染者,在一定時間內也可帶毒排毒。本病在人和動物中以空氣飛沫傳播為主。在禽類,病毒可從呼吸道、結膜和糞便中排出,因此,禽類的傳播方式,除空氣飛沫外,還可能與接觸了被病毒汙染的物品有關。
本病多發生於天氣驟變的晚秋、早春以及寒冷的冬季。外界環境的改變、營養不良和內外寄生蟲侵襲都能促進病的發生和流行。本病發病率高而死亡低,但雞受到強毒感染時,病死率很高。
看清甲型H1N1流感的真麵目
要看清甲型H1N1流感的真麵目,就要從豬的流行性感冒說起,那麼,豬得了流行性感冒是怎麼回事呢?
豬的流行性感冒是由豬流行性感冒病毒所引起的一種急性、高度接觸性傳染病。患病的豬會突然發病,迅速蔓延全群。
1.症狀
本病的潛伏期很短,幾小時到數天。病毒經呼吸道侵入後,先在呼吸道上皮細胞內繁殖,引起上皮細胞變性脫落、黏膜充血、水腫等局部病變,使得發病前後鼻腔分泌物中含病毒最多,傳染性最強;接著向外排出病毒,以致病毒迅速傳播,往往在2天~3天內全群豬發病,呈現流行性發生。
病豬體溫突然升高到40.3℃~41.5℃,有時可高達42℃。精神極度委頓,食欲減退甚至廢絕,喜紮堆,惡寒怕冷;肌肉和關節疼痛,常臥地不願起立或鑽臥墊草中,呼吸急促、腹式呼吸、夾雜陣發性痙攣性咳嗽;糞便幹硬;眼和鼻流出黏性分泌物。本病的病程很短,如無並發症,多數病豬可於6天~7天後康複。如有繼發性感染,則可使病勢加重,發生肺炎或腸炎而死亡。個別病例可轉為慢性,持續咳嗽、消化不良、瘦弱,長期不愈,可拖延一個月以上,也常引起死亡:
2.病變
主要在呼吸器官。鼻、喉、氣管和支氣管黏膜水腫出血,內含有大量泡沫樣滲出物。肺部病變輕重不一,常發生於尖葉、心葉、中間葉、膈葉的背部與基底部。病變部呈紫紅色,堅實,肺膨脹不全,萎陷,其周圍肺組織則呈氣腫和蒼白色。頸淋巴結和縱膈淋巴結腫大、充血、水腫,脾常輕度腫大,胃腸有卡他性炎症。
3.診斷
依據流行情況、臨床症狀和病理變化的特點,進行綜合性全麵分析,即可做出初步診斷。確診應進行實驗室診斷。可進行雞胚接種,取培養5天後的羊水做補體結合試驗(決定型)和血凝抑製試驗(決定亞型)。也可用免疫熒光法進行鑒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