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第一基地(1 / 2)

從前讀過世界科幻小說三巨頭之一、俄裔美國作家艾薩克·阿西莫夫的《基地》三部曲。他老人家對科幻小說做出的最大的兩個貢獻,其中之一是發明了機器人三大定律——最早刊載於小說《我,機器人》中,這篇小說後來被改編成了電影《機械公敵》;第二個貢獻就是在《基地》係列中發明了曆史心理學這一學科,在故事中,龐大無邊的銀河帝國已經存在了一萬兩千年,數學家謝頓計算後得出結論,帝國將迅速土崩瓦解,文明社會將化為烏有,人類也將回到蠻荒狀態,而這個黑暗的時期,要整整持續三萬年。眼見組織帝國的崩塌已經沒有可能,謝頓開始力王狂瀾,試圖將三萬年的黑暗時代縮短為一千年,使用的方法就是在太空設立兩個據點,分別被稱為第一基地(由自然科學家組成)和第二基地(由心理學家和曆史心理學家組成),他們的作用就是保存人類文明和科學火種,以迎接新的帝國時代。故事的主線劇情是第一基地的科學家們發揮潛力克服一個有一個預先計算出的周期性危機;而第二基地則暗中幫助,以保證謝頓的千年計劃的成功。

而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小說中第一基地裏科學家們所做的事情。即使沒有第二基地的協助,我們也要做到。這些對人類來說,太重要了。

既然災難在所難免,那我們就盡量縮短它肆虐的時間吧。

因為拾來了柴禾,晚飯我們可以吃頓熱的了。不過並沒有如老畢的願望吃米飯喝湯,而是煮的方便麵,麵湯也是很好喝的嘛。不過為了節省,我們特意少放了幾包湯料,留著以後煮掛麵時用。另外在做飯之前,我又從皮卡的油箱裏抽了一些汽油,以解救自稱小時候就壘磚頭烤地瓜吃並主動請纓點火做飯卻怎麼點也不著的老畢。

吃過了晚飯,我們又拿出了所有的雞蛋,把它們都煮熟。這種珍貴的易碎品還是這樣保存最好。在這樣一個時代,保證各種營養的攝入,是再重要不過的了。為什麼古代人類的壽命都那麼短?科學醫學不發達是原因之一,另一個原因恐怕就和吃有關了。我們可不想英年早逝,男人嘛,就要對自己好一點。嗯,明天下山多掃蕩點奶粉蜂蜜什麼的吧,對,還有咖啡和茶葉。

這時,天已經完全黑了下來,看了看那碗香腸,然後走進大殿。前幾天的這個時間段裏我們都在睡覺,不是想睡,而是除了睡覺沒有別的事可以做。連根蠟燭都沒有,漆黑一片的能幹什麼啊。不過今天就不同了,桌子上擺了三根蠟燭,把大殿照的妖氣森森,拍恐怖片都不用布景了。而更我感到意外的是,平時看到字就迷糊的老畢居然在捧著本雜誌看的津津有味。我湊過去借著燭光掃了一眼封麵:《男人裝》。我居然還買過這麼高端的雜誌?完全不是我的風格啊。我通常隻買15塊以下的雜誌,比如《科幻世界譯文版》、《桌遊誌》和《微型計算機Geek》什麼的。

“三根蠟燭太浪費了,兩根就夠了。”我說著吹滅一支收了起來。不是我摳門學葛朗台,而是蠟燭這種東西用掉一根就少一根,我們目前沒有再生產的能力。所以必須要節省、節省、再節省!

“你啊,就是有操不完的心。”老畢嘴裏說著,眼睛卻沒離開雜誌,“今朝有酒今朝醉,哪管明天餓肚子。”

“你的文采我比不了,你的灑脫我也做不到啊。”說完我歎了口氣,我說的是真的——僅限於後半句——性格使然,改不掉的。

“攬那麼多擔子,總有把你壓垮的一天。”他說,仍舊沒有抬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