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往屋頂走的時候,我還在心裏問自己剛才是不是真的聽到了什麼聲音,難道是這些天精神過度緊張外加休息不好引發了幻覺?還是今天突然換了睡覺的地方所以才神經兮兮的?如果不是幻覺,那為什麼聽覺比我好上無數倍的豆豆沒有任何反應依舊睡的很香?
很快我就到了屋頂,一眼就看到J大坐在帳篷外發呆。看到我的出線,他有些意外,抬手看了眼手表,說:“你來的有點早啊,睡不著?”因為之前自己有過因為失眠而提前接崗的時候。
“不是,剛才在一樓聽到外麵有動靜,所以就出去看了看,可是神們都沒發現,估計是虛驚一場。”
“剛才?”J大抬頭回憶了一下,“我好想什麼也沒聽到,不過我好想有些走神,具體的還真有些說不準。”
“大概也就是五六分鍾前吧。”我走到他近前,拎起另一個小的折疊椅跟他並排坐下。
“我應該是沒聽到,也可能這裏離下麵距離比較遠的原因吧。”
“哦,那大概是我聽錯了,這些天的神經有點緊張過度了。”我摘下眼鏡用手揉了揉眼睛,不知道為什麼,剛才還很清醒,現在居然有了一絲困意。為了驅趕走這股困意,我主動挑起了話題,“你怎麼不點蠟燭啊,黑燈瞎火的,剛才上來時我差點因為看不清腳下摔一跤。”
因為沒有電,所以之前的各種燈具、手電什麼的都變成了擺設——油燈除外,不過在電視裏看到那東西好像煙挺大的,估計燃燒時產生的味道也不會怎麼好聞,所以現在最實用同時也是唯一能用且安全簡便的光源就是蠟燭。居安思危情緒過分蔓延的我甚至把各個便利店和日雜商店的蠟燭都洗劫一空,連那些因為運輸搬運過程中折斷的都沒有放過,更不要說那些看起來華而不實的裝飾蠟燭了。在這方麵我的作用名是:“有,就比沒有要好,而且是好得多。”寧缺毋濫這個詞根本就不在自己的詞典裏,老畢雖然認為我這麼做是對的,可仍覺得我在這方麵做的有些過分,所以他給了我一個“撿破爛的”外號。
我這叫變廢為寶知道不?再說我拿的那些哪件是廢物?我操持這麼大一個家容易我麼我!呃,貌似跑題了……
因為庫存量較充足(“很充足”這個詞是絕不會出現我的字典裏的),而且目前剛剛開始文明大倒退生活的大家根本不可能一下子就適應目前的這種生存環境,要是再控製各種生活必備資源的使用量,估計過不了幾天就得集體變成精神病人。沒錯,在我的計劃裏,過上一段時間就要開始施行生活必需品定量供給的製度,不過我會掌握好分寸的,而且還會采取徐徐漸進的策略。好吧,說我杞人憂天也好,說我庸人自擾也好,反正我是這麼計劃的,到時候能不能施行成功,還要看大家的反應,這其中指的主要是老畢,因為,文明在暴力麵前往往非常脆弱,比如之前說過的,精致的希臘文明最終還是倒在了實用主義至上的羅馬文明腳下。
拋去剛才說的這些廢話,屋頂的帳篷裏是一定要有蠟燭的,原因顯而易見。另外為了防止被失手打翻或者別的原因引起的火災,我們特意用大號玻璃罐頭瓶做了個罩,過程很簡單,無非就是找來罐頭、狼吞虎咽的吃掉、用鐵絲圍一個平底大小的圈、用火燒紅後套在瓶底、輕輕敲掉炸裂的瓶底後再拿膠帶粘好防止以後劃破手。最後點燃蠟燭再把罐頭瓶罩上去,大功告成。這樣即使帳篷裏有風也不用害怕吹滅蠟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