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爺發了話,眾人們便歡天喜歡地的狂呼起來。大舅就先進洞子探探情況。
一時濕滑得無從著手,便讓人臨時編了個腳手架,伸到裏邊去。結果並不是很深,也就四、五米的樣子。
他剛剛下到葫蘆底,就一聲驚叫,嚇得上邊的忙問怎麼了,隻聽得大舅結結巴巴的喊道:“金豆子呀,全是金豆子!黃豆大哩!”
他這一嚷,洞外的可就按耐不住了,一齊就往裏湧!氣得外爺連聲罵了起來!就讓大舅上來代表外爺安排活路。
大舅自己領兩個人進入洞內下到底下那個葫蘆裏往上撈金沙,五個人等在洞口向上提裝著金沙的小桶。其它的人又分作三組,一組人用篩金三角盆簡單的把撈上來的金沙在溪水中過一遍,把明顯的泥沙濾掉,等到回村後,再細細的把金子篩出來。
第二組人就把濾好的金沙大料攤在向風處涼一下,讓風吹幹水氣就交給第三組裝到口袋裏。流水作業,動作配合得很好,大家都是山民出身,也有在村後邊的小河裏做過淘金工的,這點活是駕輕就熟,一說就會。
大舅看看我身上的傷口,可惜的說:“你小子沒福,這傷口沾不得水,就別下去了,守在洞外給咱們記記數算了!”
說著很神秘的低下頭向我悄悄的說:“我剛下去試了一下,這個金葫蘆旁邊還有個空腔哩,我敲打著有空聲。這事誰都別說!”
很快,那個葫蘆內的金沙就掏完了。
看著麵前堆起來的金沙,大夥兒臉上都樂開了花。外爺看看時辰,時間也過了淘金的時節,正好把裏邊的弄完。就滿意的對大家說:“這次就到這吧!這也是我自會點金以來點得最多的一次了,估摸著回去篩完了沙,能得十多斤哩!嗬嗬,夠我們全村人舒舒服服渡過今年的災荒了!”
大夥一聽就收手了,但卻都不甘心。連三爺也對外爺說:“大哥,您看,我們進山一次多不容易呀,到了這地,您就再給我們指一處金窩子吧!今年是夠了,明年再遇著了災荒怎麼辦?還不得勞您再進來次呀?”
大夥聽三爺這麼說了,就齊聲附合著說:“對呀,山扛爺,您就再指一處吧!”
外爺聽了大家的話就陰下了臉:“凡事都是有個定數的!我露了天機。折我陽壽不說了,就是真的再指一處,未必就能弄到金子哩。這金脈是活的,過了時辰就轉走了,我算了再三,才確定下這個脈點,老天爺也是根據我們的受用程度,趁著量給我們的!要再貪心呀,說不準連我們撈上來的這些,回去了就變成沙子了。”
大夥兒聽了外爺一番話,都自覺強擰不過外爺,就都絕了念想。但麵前的這些金沙,總是讓人興奮不已的事,很快就忘記了不快。
大舅一直不說話,外爺看著他就有點生疑心:“你少給我玩什麼武把子,你那點花花腸子,我可看得清清的!要是想要折我壽了你就趁著你的心去做吧!”
大舅聽外爺這麼一說,頓時矮了半截,看看我又看看外爺再沒說什麼。
話說這金窩子,但凡找出這樣的來,那地下河就不止隻這一個的金葫蘆。這事,大家都心裏清楚。
就有那好事的、心想歪處的,就在做活的同時,用眼睛四處打量著周圍的地形山勢,想牢牢記下這裏的形狀。這次外爺在場,沒人敢在他麵前動歪心。可回到村子後,誰能把誰管住呢?到時自己願意怎麼著就怎麼著,沒人能攔得住的。
打好了念頭。就各自心懷鬼胎的埋頭做事又埋頭記下這泉水的去路。
外爺是何等聰明之人,難道連這點點心思都猜不到?他也自有他的打算。本來可能隻是一天的路程,結果我們這次進山就多花了一倍的時間在山裏繞,目的也就是弄胡塗大家的記憶和方向感。如果有那特別聰明的人,外爺可能在回去還有別的招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