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臨江樓(1 / 2)

鬧市中的物品多是朱炔朱炔便來到了臨江樓下,看著樓門口被圍得水泄不通,不禁也隨人群圍了上去。待到了前麵一打聽才知道,原來今日是臨江樓詩會。

臨江樓是寧王所建,與觀月湖對麵的觀月閣並稱中京二樓。各地才子官宦由外地來到中京遊學任差,有親朋好友來接風洗塵或被發配到各地的官員要出外任職時也都喜歡來這裏告別親友,因而這臨江樓儼然便成了中京官宦商賈的中樞。

臨江樓乃當朝寧王爺所建,本為寧王吟詩作樂的好地方,不想卻成了中京名氣頗大的酒樓。雖是無心插柳,但如今柳已成蔭,寧王便將每年的九月九日重陽佳節定為臨江樓樓宴之日,此日寧王攜親眷在樓上以文會友、與民同樂。到時每賦詩一首便可上樓一層,若能連賦七首那便可到七樓登高與寧王對飲。這可是難得的機會,多少人費盡心思隻為博得寧王的青睞。

寧王與睿王同是當今神武望帝的同胞弟弟,相傳這寧王為當今皇帝第五子,年少便遊曆天下,結交文人,學的一身好才華,為中京留下許多美妙詩篇,恰巧當今皇帝也是個中庸保守的皇帝,看重文才高過武藝,是以寧王格外受寵,傳為中京第一才子,是百姓口中的才子王爺。掌管神武帝國三大精銳部隊之一的真武鐵騎,與睿王並稱神武亞帝。

重陽佳節轉眼即至,臨江宴也如期而來。臨江樓管事房仕龍早已張貼出告示公布重陽詩會的主題,今年便是以臨江樓為題賦詩。帝國各地才子均已慕名而來,不為別的、隻為爭得一個與寧王共飲的機會,眾人均翹首等待著這一豪宴的開始。

房仕龍緩緩的自樓中走出,目光掃過樓下黑壓壓的人群,一種俯視眾生的感覺油然而生。他想起沒遇到寧王前的自己,空有一身抱負、卻無處得以施展,就像樓下眾人一般平平庸庸,而現在他已成為寧王的得力助手、已算是名就一方。想到這滿意的笑了笑、清清嗓子大聲說道:“諸位,今日寧王在此設宴、以文會友,凡是能為我們臨江樓賦詩一首,留以紀念的人,不論高官名士,市井平民,也不論是中京才子還是外地遊人,都能免費進入我們臨江樓的十樓九苑,臨江看景,舉酒賦詩,若有出類拔萃者更可受到寧王的接見!此言一出,樓下便沸騰了起來。

房仕龍頓了頓,待得下麵的歡呼聲過去,朗聲道:“現在,我宣布詩會開始!”在眾人耳中,這句話便猶如進軍的號角,揭開了臨江赴宴的序幕。

不多時一個青袍男子出得人群,走上前來,他擺了擺袖子,大聲道:“昔遊曉峰閣,今上臨江樓。來者止步歌,去者自不留。”說完不等房仕龍應允便竟徑直走上樓去,眾人見他瀟灑不羈,不由得暗暗敬佩。房仕龍看那男子年少輕狂,也不願攪了眾人的興致,再加上那首詩詞也算不錯,就示意讓他上到一樓。

第一首詩詞一出,眾人本來在心底計較一時的詩句卻不敢隨便拿出來了,人群變得安靜起來。

房仕龍看見有些冷場,馬上說道:“今日大家不必惜才,歌者留其名,隻要以臨江樓為題留詩一首,便可上得臨江樓。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啊!寧王今日來此便是見識下大家的才學啊!”

房仕龍不愧是人海裏翻騰過來的人物,幾句話就把眾人的心思給勾了出來。人群又再次活躍了起來,隻見一個身穿紫色絲袍的公子擠出人群,昂首吟道:“十年樹巨木,百年樹楷模,江流千萬載,隻見臨江樓。”

“不知憑此詩,可否入得房爺的臨江樓?”他恭恭敬敬得長做一揖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