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關注未解決的活的問題(1 / 1)

無論什麼民族、國家,一定要有他當代的哲學家、思想家,來解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當前的、急迫的社會問題,政治問題,人生問題……

今年我來北平三次,都沒有久住。這次到平,不久還得回上海一行。我所授的功課,等到下學期,才可授課;這學期是不能上課了。

我離開本校,到現在已經四年多了;現在又有機會到北大,與同學來共同討論學問,若大家能共同努力,或許在將來的學術界、思想界產生一種新的東西,新的貢獻。古人說“教學相長”。所以我個人現在又來到北大,覺著非常慰快。

以前我在這裏的時候,哲學係人非常多,班次太大;不能大家互相討論研究。那時,選我的功課有二百餘人,沒有辦法,隻好在禮堂上講講。我在北大總共八年,最得力的,是我初到北大的一二年;因為那時人很少,便於研究,可以大家來共同討論、研究。

無論研究什麼學問,非自己來研究不可,隻在堂上聽聽是研究不好的;尤其是哲學,非在堂下彼此互相討論,閉門研究不可。我從前在本校授課時,即重此點,不重堂上考試,每學年終了,叫同學作論文一篇。往往把我不能解決的問題作題目,叫同學來研究;可是常常在同學的論文中,我得到許多新的見解,或解決我所未解決的問題。可見自己研究重要了。

前次我在協和醫大禮堂講“哲學是什麼?”到今天報紙上還有許多人來和我辯論。我的意思是說哲學與科學本來是一家,不過哲學到現在有好些部分是被科學拿去了;本來哲學與科學都是來發明宇宙的真理,來解決人生問題的!解決問題到了確定的程度,就成為科學;沒有到正確的程度,就是哲學。過去的哲學不過是不高明的科學,很幼稚的科學罷了。實在沒有什麼根本上的不同,我們看過去的曆史就明白了。例如希臘哲學家Aristotle 所研究的問題,所要解決的問題;也是現在科學上所研究的問題,所要解決的問題。

又如Dcniogiirn 的原子論,就是一個例子。所研究的對象是一樣的,不過哲學上的原子論,是很幼稚;科學上的研究,是很正確很精密罷了。科學上研究原子,不隻知道原子的數目、成分;又由原子分析到分子、電子……實則科學上的原子問題,就是哲學家德莫克利脫斯所提起的問題。所以哲學與科學沒有什麼根本上的差異。過去的哲學不過是幼稚的、不高明的科學,與科學是一樣,都是要發明宇宙的真理,解決人生的問題的。現在有人說什麼“哲學者,科學之基礎也!”“哲學者,科學之科學也”!Philusphyiy Suiunce ofSuicnc 仍是哲學上的舊把戲!

我們知道無論什麼民族、國家,一定要有他當代的哲學家、思想家,來解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當前的、急迫的社會問題,政治問題,人生問題,並不是要解決科學上所已經解決的問題,拿來玩把戲;是要解決科學以外所未解決的問題。或幫同科學來解決所未解決的問題,發明未發現的真理。這就是現在哲學的任務,現在哲學家的使命!

過去的知識、曆史,與當前的問題沒有什麼關係。過去哲學上、科學上的知識,不能拿來解決當前哲學上、科學上的問題;古代的成功或失敗,僅足作我們的指導和教訓。要解決當前的問題,非當代的哲學家來重新解決不可。譬如過去的哲學雖有中國、印度、西洋三方麵,解決了許多問題,也有相當的成功;但都不足解決我們當前的問題,隻可供我們解決當前問題的參考罷了。

過去的北大,所以能占領導地位者,就是因為不專研究過去曆史上的死問題,已經解決的問題;而是注重活的問題,當代社會、人生、政治……所未解決的問題,來研究他,來解決他!望諸位同學,仍要照著這個方向去努力!

諸位同學!要認清現在還有許多問題沒有解決,這許多當前急待解決而未解決的問題,都靠我們來解決他,不要怕哲學的飯碗沒有,哲學飯碗被人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