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人生的知識準備(1 / 3)

一個受過訓練的頭腦,就是對於易陷入於偏見、武斷和盲目接受傳統與權威的陷阱,存在戒心和疑懼。……他之所以懷疑是為了想確切相信一件事。

在這個值得紀念的儀式完畢之後,你們就被列入少數特權分子之列——大學畢業生。今天並不是標示著人生一段時期的結束或完畢,而是一個新生活的開始,一個真正生活和真正充滿責任的開端。

人家對你們作為大學畢業生的,總期望會與平常人有所不同,和大多數沒有念過大學的人有所不同。他們預料你們言行會有怪異之處。

你們有些人或許不喜歡人家把你們目為與眾不同、言行怪異的人。你們或許想要和群眾混在一起,不分彼此。

讓我們向你們保證,要回到群眾中間,使人不分彼此,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假如你們有這個願望,你們隨時都可以做到,你們隨時都可以成為一個“好同伴”,一個“易於相處的人”,——而人們,包括你們自己,馬上就會忘記你們曾經念過大學這回事。

雖然大學教育當然不該把我們造成為“勢利之徒”和“古怪的人”,可是我們大學畢業生一直保留一點兒與眾不同的標誌,卻也不是一件壞事。這一點兒與眾不同的標誌,我相信,是任何學術機構的教育家所最希望造成的。

大學男女學生與眾不同的這個標誌是什麼呢?多數教育家都很可能會同意的說,那是一個多少受過訓練的腦筋,——一個多少有規律的思想方式——這會使得,也應當使得,受大學教育的人顯出有些與眾不同的地方。

一個頭腦受過訓練的人在看一件事是用批判和客觀的態度,而且也用適當的智識學問為憑依。他不容許偏見和個人的利益來影響他的判斷,和左右他的觀點。他一直都是好奇的,但是他絕對不會輕易相信人。他並不倉卒的下結論,也不輕易的附和他人的意見,他寧願耽擱一段時間,一直等到他有充分的時間來查考事實和證據後,才下結論。

總而言之,一個受過訓練的頭腦,就是對於易陷入於偏見、武斷和盲目接受傳統與權威的陷阱,存在戒心和疑懼。同時,一個受過訓練的腦筋絕不是消極或是毀滅性的。他懷疑人並不是喜歡懷疑的緣故;也並不是認為“所有的話都有可疑之處,所有的判斷都有虛假之處。”他之所以懷疑是為了想確切相信一件事。為了要根據更堅固的證據和更健全的推理為基礎,來建立或重新建立信仰。

你們四年的研究和實驗工作一定教過你們獨立思考、客觀判斷、有係統的推理,和根據證據來相信某一件事的習慣。這些就是,也應當是,標示一個人是大學生的標誌。就是這些特征才使你們顯得“與眾不同”和“怪異”,而這些特征可能會使你們不孚眾望和不受歡迎,甚至為你們社會裏大多數人所畏避和摒棄。

可是,這些有點令人煩惱的特點卻是你們母校於你們居留在此時間中,所教導你們而為此最感覺自豪的事。這些求知習慣的訓練,如果我沒有判斷錯誤的話,也就是你們在大學裏有責任予以培養起來的,回家時從這個校園裏所帶走的,並且在你們整個一生和在你們一切各種活動中,所繼續不斷的實行和發展的。

偉大的英國科學家,同時也是哲學家的赫胥黎(Thomas.H.Husley)曾說過:“一個人一生中最神聖的行為就是口裏講,內心深感覺到這句話:‘我相信某件事是實在的。’緊附在那個行為上的是人生存在世上一切最大的報酬和一切最嚴重的責罰。”要成功的完成這一個“最神聖的行為”,那應用在判斷、思考,和信仰上的思想訓練和規律是必要的。

所以在這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你們必須問自己的第一個問題就是:我是否獲得所期望於為一個受大學教育的我所應有的充分智識訓練嗎?我的頭腦是否有充分的裝備和準備來做赫胥黎所說的“一個人一生中最神聖的行為”?

我們必須要體會到“一個人一生中最神聖的行為”也同時是我們日常所需做的行為。另一個英國哲學家彌爾(John Stuart Mill)曾說過:“各個人每天每時每刻都需要確切證實他所沒有直接觀察過的事情……法官、軍事指揮官、航海人員、醫師、農場經營者(我們還可以加上一般的公民和選民)的事,也不過是將證據加以判斷,並按照判斷采取行動……就根據他們做法(思考和推論)的優劣,就可決定他們是否盡其分內的職責。這是頭腦所不停從事的職責。”

由於人人每日每時都需要思考,所以人在思考時,極容易流於疏忽,漠不關心,和習慣性的態度。大學教育畢竟難以教給我們一整套精通與永久適用的求知習慣,原因是其所需的時間遠超過大學的四年。大學畢業生離開了他的實驗室和圖書館,往往感覺到他已經工作得太勞累,思考得太辛苦,畢業後應當享受到一種可以不必求知識的假期。他可能太忙或者太懶,而無法把他在大學裏剛學到而還沒有精通的知識訓練繼續下去。他可能不喜歡標榜自己為受過大學教育“好炫耀博學的人”。他可能發現講幼稚的話與隨和大眾的反應是一種調劑,甚至是一種愉快的事。無論如何,大學畢業生離開大學之後,最普遍的危險就是溜回到怠惰和懶散方式的思考和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