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比88。
瓦喬維亞,總決賽最後一場搶七大戰,進入第四節最後6分鍾的時候,中央記分牌上,記錄著這樣的數字。
薩克拉門托國王隊,憑借著替補席一幫垃圾狗們不要命的努力,將比分再度反超,甚至領先到了6分。
這6分,每一分都是用血和淚組成的,每一分,都承載著一個靈魂。
一個想要活下去的,孤寂靈魂。
“好,費城球權,比賽繼續!最後到底鹿死誰手,我們拭目以待!”
“嗶嗶!”
裁判哨響,籃球交到了陳牧手中。
費城發球,庫裏上前的接球的時候,和普拉姆利進行了一次掩護。
不得不,普拉姆利的基本功相當紮實,掩護到位,將威少的衝擊力都給完全卸掉,讓庫裏拿到球權。
“砰、砰、砰”
“RUN-1!”
庫裏控球,在弧頂附近落位,右手舉起,隻有費城球員們才會懂得的戰術指示發出。
球員們一個個心領神會,各自散開,費城76人駭人無比的半場陣地戰,拉開帷幕。
“側翼頂上,禁區塞滿!”
威少極為難得的依舊保持著冷靜,一邊盯防庫裏,一邊還在向隊友們給出防守指示。
“VE-VE-VE!”
費城這邊,球員們也不遑多讓,各種反跑空切開啟,無窮無盡的掩護,讓人眼花繚亂的各種卷切反跑,想要用無盡的無球跑位,將國王的防守帶亂。
“這是最考驗紀律性的時候。”
解台邊,科凡正色道:“費城的半場進攻,一向來都以裏克卡萊爾那層出不窮的戰術著稱。有人做過粗略的統計,NBA一支季後賽級別的球隊,每一次陣地戰進攻中,所出現的兩人及以上配合,平均數量大約在6次左右。這個數字是過去三十年來NBA的新高,意味著如今的這個聯盟,對於球隊整體進攻戰術的依賴程度,已經達到了近代NBA的最高點。”
“在一個個劃時代的球星出現之後,總會帶起一陣風潮。喬丹的出現,讓球隊們更傾向於將球交給得分後衛處理。奧尼爾的出現,讓球隊更加注重內線空間的擠壓。鄧肯的出現,讓球隊更加了解四五號位隨時可以換位的精妙之處。而陳牧和費城76人,以及卡萊爾為首的新一代戰術大師們的出現,讓整個聯盟,前所未有的專注於戰術上的細膩和創新。”
場上,費城一連串戰術跑完,也沒見國王有什麼明顯失誤,但陳牧卻在籃下真的找到了接球空間。
變戲法一般的戰術安排,正是卡萊爾的拿手好戲,庫裏將球擊地送往內線,傳球的時候帶上了一絲提前量,引著陳牧往更深處邁出半步。
背身接球,陳牧身後是格林的防守,不遠處的拜納姆也是虎視眈眈,隨時準備上前包夾。
遠在弱側底角的顧羽,更是毫不猶豫的將巴特勒半放空,直接來到三秒區附近協防幫忙。
“而費城76人在一個陣地戰進攻回合中,平均的配合次數是8次。這比NBA的平均數值,高出了1次。這1次意味著什麼呢?我舉個例子。”
科凡繼續道:“NBA平均的6次,是全世界最懂籃球的一幫人們,經過多年的精細計算、研究、實踐,才得出的數據。在他們看來,一支球隊在防守端的精神集中度,在配合來到6次左右的時候,就會徹底耗盡。再往後多出的那零點幾次配合,將會撕開防守陣勢,帶來漏洞和出手機會。”
“而國王隊又是著名的散漫球隊,球員們的精神集中力本身就都有點問題。當國王隊按照常規思路去進行防守的時候,大約在對手5次配合之後,就已經達到極限了。再往下多一次配合,都有可能讓國王的防守崩塌,出現絕對空位。”
“砰砰……呼!”
場上,陳牧抓住顧羽和拜納姆略微猶豫,沒有果斷包夾的瞬間,一個側向移動,半轉身來到中路,左手一壓,右手將球舉起,勾手攻籃。
“FK!”格林一聲怒罵,費盡全力伸手去攔,但無論是力量還是身高臂展,他都完全不是陳牧的對手,隻能眼睜睜的看著籃球走出曼妙弧線,直落網窩。
“好球!”
替補席,卡萊爾微微揮拳,看著回防而來的陳牧重重點頭,以示鼓勵。
“國王隊之前的解決方案,是在進攻端做文章。對手的進攻效率高,自己的防守不行,那就想盡辦法比對手多進球,用更高的效率進球。這種策略在目前看來,成敗參半,非常考驗球員們的手感和得分爆發力。打的好了,一波帶走對手,打的不好了,一波帶走隊友。”
科凡道:“而現在,費城76人在這個基礎上,再多增加了配合次數。原本會出現半空位的地方,就會出現完全空位,原本無法製造單打的位置,就可以製造出單打。這也是剛才陳牧可以拿到位置,輕鬆單打的原因所在。而這一切,在這場比賽的前麵幾十分鍾裏,根本就沒有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