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鳳仙緊張的解釋道:“姑啊,也不是我們想打她的,她自己偷偷跑去山上和男人幽會摔了重傷,在診所我和她叔又是伺候又是付了十多塊的醫藥錢,沒想到人好了沒幾天又往外跑,她叔跟她說了半天理說不通,我一時心急才打了她一巴掌,想讓她在家安分些,誰知道這丫頭也強著呢,夜裏偷偷拿著東西就跳窗戶跑了,還去給她媽告狀說我們打她,她媽又來我家鬧了一場。你說我就是個當嬸子的,管教這孩子得多難啊,她媽鬧就鬧了,還把家裏砸得稀巴爛,想給聰冬天做棉襖的棉花都燒了個精光,孩子也被她們母女打了一頓。”
劉鳳仙攙著假話將鄉下發生的事大致說了一遍。
至於上山的事沒有掛上宋幺妹,那是因為人家嫁進了縣城,婆家開著小汽車來接的,她哪敢再得罪?
反正老太太也不會去深究鄉下的事,她就把蘇蕊往壞了說。
劉鳳仙又抹起淚來,“我們在鄉下不比城裏,十多塊錢可是一大家子兩個月的夥食費,聰冬天連個像樣的棉襖都沒有,好吃好喝的我們都是先緊著蕊,沒想到這孩子這麼不聽管教…”
蘇老太太不耐煩的打斷她,“行了行了,蘇蕊既然被她媽接走了,你發個電報來說聲就是。”
怎麼還一家子拖著衣服行李過來了?
杜家夫妻互看一眼。
因為出了蘇蕊的事,鎮長放了話不說,村支書還處處刁難他們,兩口子在村裏根本抬不起頭。
所以當收到蘇老太太的電報知道蘇蕊沒回蘇家時,兩人就趕緊撲奔過來,想要拉攏住蘇老太太。
他們也想過了,蘇蕊這幾年在家住著,幫杜家省下不少錢,也把他們的胃口養大了,要是沒有蘇母的夥食費,一家人嘴饞總想吃細糧吃肉,指望以前那點條件肯定過不了多久就把這些年存下的積蓄敗光。
還不如趁著現在手裏有餘錢到城裏落下腳,他們也能在這找份工作先做著,等穩定了就送兒子進市高中讀書,以後也再不回農村。
蘇老太太冷冷盯著他們。
杜仲頻頻給媳婦使眼色,劉鳳仙又不得不出來說話,“姑,我們想著蘇蕊她爸去了這些年,孩子又被她媽接走了,您身邊也沒個人照顧,我們就帶孩子過來孝敬您,聰也大了,又讀完了初中,這孩子學習可在我們村數一數二呢,我們想著讓孩子以後到市裏讀書,考上大學好給杜家揚眉吐氣。”
蘇老太太冷哼一聲,“我雖沒了兒子,可還有三個女兒,用不著你們孝敬。”
不來占便宜就是好的,還孝敬,真是笑話。
劉鳳仙忙道:“俗話說的好,嫁出去的閨女潑出去的水,她幾個姑姑再好畢竟還得多顧著夫家一些,這娘家侄兒怎麼說還頂半個兒子使呢,況且我公公婆婆又都走了,杜家這不就剩您一位長輩,自然要當親媽孝敬的。”
劉鳳仙說著好聽話,蘇老太太一個人獨居這棟大屋,她從踏進這扇門開始,就打著住下的算盤,這會兒自然死命巴結。
還有兒子上學的事,也得指望蘇老太太幫著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