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全真教道士(2 / 2)

其中自然也包括李越的。

沒想到遇見這三位。

李越有點想扭頭就走,不過又一想這些事情都沒發生,所以惡感也淡了些,不過表情自然沒之前那樣熱切。

“在下隨師父居住山林多年,今也是剛出山,也不知道城裏為何會有這麼多難民,之前聽兩位道長閑談,似乎是蒙古大軍打過來了,所以想過來問問近況。”李越問道。

趙誌敬放下筷子笑著道:“看來你這山林也夠隱蔽的,這件事情幾乎下皆知了,就連婦孺孩都知一二。”

歇了一下,趙誌敬整理一下語言,答道:“前些年蒙古就頻頻入侵金國,不過直到近年才爆發戰爭,蒙古和南宋達成協議,一起出兵,大金兩線開戰,眼看就堅持不住了。”

伊誌平搖搖頭,一臉不忍:“戰爭之下,最痛苦的莫過於平民啊,眼看剛過了一段時間的好日子,又要落到國破家亡的境地。”

戰爭哪有不死人的。

李越心到是想得開,他對不相關的人命不看重,最多算是沉重一點的數字而已,無論戰爭死亡人數有多少,隻要最後的結果是好的就行。

總比被國過來得好。遼國攻下南宋之後,漢人減少三千多萬。明萬曆年,共有9500萬人口,清初卻隻剩下000萬。這才是李越討厭這兩個朝代的原因。

好聽的,這叫民主氣節,開了,李越還是個憤青。

他喜歡帶著古風的東西,比如橫笛,揚琴,而且還一直向往著古代的神話故事,一直對自己身為炎黃子孫自豪。知道南宋將在幾十年後被蒙古滅亡,心裏自然不爽。

想當初漢朝多強大,一漢敵五胡,現在卻成為蠻夷們的附庸,走了金國來了遼國,到底還不都是一些胡人,漢人卻要朝著他們納貢,可恥啊。

趙誌敬把被子朝桌子磕了一下,喚醒了走神的李越:“李越兄弟,別想太多,國家怎麼樣與我江湖人士何幹,來,喝酒。”

李越點頭,拿起酒杯一碰,一飲而盡。

暫時別想太多了,南宋還有五十年才滅亡,自己以後注意一些,等遼國攻來的時候自己再進來一次,幫助郭靖滅了遼國便是。

李越現在就想去桃花島看看故人,到沒什麼其他的想法。

李越實力越高,胃口越,吃了幾口便不想再吃了,忽然想起一個人,便問道:“道長可知李莫愁?”

“可是赤練仙子李莫愁?”

“赤練仙子?應該是吧,她現在怎麼樣了?”沒想到這姑娘還是取了這個名字,當初千叮囑萬囑咐讓她闖蕩江湖別用這個名號。

“沒想到公子居然和仙子有舊,仙子出道這些年,可做了不少好事,如今黃河汛期發大水,估計仙子早早就去了決堤一代,她行蹤不定,輕功又高,我們不知她的蹤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