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哈哈,李兄,大家都挺歡迎你的。”
李越點頭稱是:“看得出來。”
周正道上前走站在高台之上,大聲道:“今日正值七夕佳節,是牛郎織女一年一遇的日子,此情此景,為何沒有好詩相伴?”
“周兄大才,定是做了什麼好詩,快拿出來我們看看。”
李越看到周正道的眼神,心裏咯噔一聲。
這貨沒安什麼好心,肯定是要讓自己來背鍋。原本就是大家一起吹吹牛皮就能混過去的文會,感覺要變成真的文會了。
果然,周正道的下一句話就把矛頭引向了李越。
“這位李越,相信大家都認識。如果不認識的,那也沒關係,我給大家介紹一下,李兄是位詩人,曾寫出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歌,最近我們學院裏麵經常集體朗誦的臨江仙,就是這位寫的。”
“其次,他是一位武林中人,我聽一位豪傑過,李兄在武林的地位絲毫不在文壇之下。”
“每隔五百年,江山必會誕生一位絕世英才,或詩畫雙絕名垂青史,或戰功赫赫保家衛國,文武雙全並都站上高峰的,我所知的人物中也就李兄一個了。”
李越被的臉紅,拱手晃了幾下言道:“客氣了客氣了……”
“哎……李兄,你不要妄自菲薄。”周正道趕緊出聲堵住李越接下去要的話。“李兄半年裏做出一本詩集,如此高產的詩人,才華橫溢,怎能不在七夕這一作上一首詩呢?”
果然是讓我寫詩啊,宋代以後有什麼出名的歌頌七夕的詩歌沒?
李越還在想,周圍的人就起哄起來了。
“對啊,李兄還帶佳人前來,心中沒有腹稿我們都不會信。”
“才子配佳人,讓我們好生羨慕啊,若李兄今不作上一詩,我們可就不讓你走啦?”
之前這話也隻有周正道才能出來了,這群人中就他和李越關係好上一點,認識了兩三個月的時間,也知道李越的脾氣。開得起玩笑來。
他是真的佩服李越,或者李越是他唯一佩服的人。
吟詩作對就不了,有時候還出口成章,看似都是一些正常使用的話語,細細思考之下才恍然大悟其中的含義,這種賢者模式讓周正道十分欽佩李越。
謝思妍好笑的看著李越。
她可知道李越的底細,李越怎麼會作出什麼詩來,都是撿的現成,把元明清三個朝代的寫了出來,反正那些原作者都不在,李越想要怎麼寫就怎麼寫。
如果願意,自己都能寫上幾首出來。
李越瞪了幸災樂禍的謝思妍一眼,對大家道:“在下腹中空空,實在是想不出什麼東西來,這裏美食琳琅滿目,不如我們先入席就坐,吃過之後,我們再談。”
已經是飯點了。
下午陪著謝思妍到處玩了一玩,走了很多路,也買了很多東西。自己到是不餓,但是李越擔心謝思妍餓了,原本內功就是要消耗體力的,而內功初學者的體力隻有從食物中來攝取。
所以窮文富武,練武的人食量大,而且還需要經常吃肉,在古代肉可不是現代那麼便宜的,普通家庭可沒法做到頓頓有肉,一般做菜的時候加一點油,就算是沾了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