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南平交趾(1 / 2)

五代更迭、十國戰亂,群雄逐鹿、烽火連天,乾坤不定、硝煙四起,雖至趙宋一統九州,然燕雲十六州為複,南海交趾亂祟,邊塞誰敢稱平。俗話說亂世出豪傑,趙宋朝廷雖亦久有收複之意,那激昂草莽江湖英雄或暗或明自也北上南下四處出力。

九九重陽如期而至,江湖兒女齊聚嵩山。武林盛傳的薛大俠聯合千年古刹少林方丈舉辦的武林大會已然開始。但見嵩山少室山下人山人海,持槍帶棒、背刀提劍的江湖人士比比皆是。

再看場中,背靠山腳處有一處臨時搭建的高台,長足有十丈、寬亦五丈,皆為上好梨木。台上站立著數十個人,大半為慈眉佛僧。緊挨台下的則有十幾張桌椅,分別坐著名門大派的掌門、幫主。

人群嘈雜,聲若煮沸,眾漢子高談闊論,口沫橫飛。為數不多的女子也聚在一塊,嘰嘰喳喳交談不輟。在那邊空隱匿之處,莫放、許秋、方信等人亦靜靜觀看,在其身側,押著手腳被縛身中啞穴頭腦蒙著一塊破布的莫老二。

忽然群情激動,在人聲鼎沸中,台上一名身約九尺的紅臉大漢上前幾步說起話來。隻見他肩寬體闊、虎背熊腰,一開口中氣十足、兩招子灼灼如電,凜凜之軀透著偉岸豪氣,端的是一條好漢。見者無不心折,莫放更是微露笑意,這師弟如此威武,不覺輕讚一聲:“好漢子!”!

那台上大漢凜凜虎軀、自帶雄威,正是莫放同門師弟,江湖上鼎鼎大名的薛正。但見他排眾而出,原本紛亂嘈雜的人群立時安靜下來,靜等薛正發話。

那薛正身著灰布衣衫,略顯破敗,卻絲毫掩不住其英武之氣。隻見他向眾人抱拳道:“承蒙諸位同道賞臉,接下薛某和道悟大師的‘英雄帖’來到此地,薛某不甚榮幸之至!”

話一說完,眾人便沒口價叫起好來,有的稱“薛大俠客氣了”,有的稱“但有薛大俠有所差遣,定當遵從”,還有一些人接連向薛正問好見禮。而薛正不管認識的、不認識的都自一一回禮,一時間場上豪爽的大笑聲層起不窮。

莫放見那薛正不過三十一二歲,但其說話中氣十足,聲音雖然不甚大,但場中七八千人都聽的清清楚楚,自忖難以辦到,心中不禁讚歎薛正真是好深厚的內力。

薛正與眾人寒暄一陣,繼而大手一揮,場中登時安靜,道:“此次武林大會意在商議南平交趾,助我大宋朝平定邊疆,解邊塞黎庶於水深火熱之中。眾位受邀前來,就都是好漢子、真豪傑!哈哈哈哈……”

一番話說的錚錚入耳,眾人都是齊聲附和。這時一些女子卻不幹了,笑道:“薛大俠說得好歸好,但你們這幫子男人都是好漢子,我們這些女流也能算是好漢子嗎?”

薛正聞言一怔,隨即大笑道:“哈哈哈……是薛某的不是,我大宋泱泱之朝,女子自然個個都是巾幗英雄,女中豪傑!”

見如此一說那些女輩們方才開懷罷休,眾人自然哄笑不已。這時薛正打斷眾人,道:“咱們來到此地,打擾佛家清淨。雖然少林眾位高僧皆乃俠義之人,但也多有不便,且聽方丈大師說上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