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當然有,沒有好吃的,我敢叫你嗎?”巴蒲兒教授真是服了這個徒弟了,心心念著的就隻有吃的,真是上輩子餓死鬼投胎,要不怎麼就記得吃呢。
“嗬嗬,我也很久沒見夫人了,傍晚過去。”
巴蒲兒教授抿嘴笑著,這丫頭哪裏是為了見他家的月兒,還傍晚去,不擺明了要混一頓晚餐嘛,搖著頭,拿起手機,對著話筒說:“月兒,莫要來吃晚飯,多做幾樣菜肴。”
莫鈴蘭一聽,知她者莫如教授也,朝教授吐了吐舌頭,雙手作了作揖。
在尼斯的生活,莫鈴蘭過得簡簡單單,輕輕鬆鬆,無風無浪,唯一悸動的便是那份遠方的思念。
在尼斯已經快一個月了,莫鈴蘭已經沒有收到孟少琪的一條短信,接到一個電話,翻看電子郵件沒有一份是孟少琪的,所有能聯係到的方式中全都沒有了孟少琪的蹤跡。
在這段時間中,莫鈴蘭養成了一個習慣,手機上的微博永久在線了,而且也不再像從前那樣隱身了,微博上有什麼關於家鄉的新聞,都會跟上一貼。
她看見XX同城聯盟上報道了今日市區上空有霧霾,丫頭就會跟上一句:“蒼天如若厚德載霧,世人惟有自強不吸。”;看見某快遞小哥自爆月收入三萬的時候,就會打上一個羨慕的頭像,外加一句:“待我長發及腰時,快遞小哥可願娶我?”發完後,莫鈴蘭自己“噗哧”一笑,要是這快遞小哥肯,自己也不能讓長發及腰呀,要不就是重婚罪了。
莫鈴蘭一天三四條的微博似乎並沒有引起她心裏念著的人的注意,不過一段時間下來,似乎已經成了慣性,要是沒有發上幾條,她還總覺得是什麼事情沒有完成似的,老是心神不寧。發完後,她總是看看孟少琪的微博,從她飛往尼斯的那天起,就再也沒有發帖過,不過樂觀的鈴蘭一笑,對自己說:“隱身關注,總比上線不理不睬好得多。”
丫頭還當真是聰明,孟少琪自從莫鈴蘭不顧自己感受又飛尼斯後,一直生著氣,去巴黎分公司,也不會轉道尼斯,但又放心不下,但是這丫頭這麼多時間了,也不主動來道歉,他又來不下臉來,索性不理不睬,看著鈴蘭在微博上一天三條的發,就不搭理,看看誰比誰沉得住氣。
孟少琪是冷眼旁觀。慕容軒偶然間看見莫鈴蘭這丫頭的微博,樂不可支了,洋洋灑灑在後麵跟上一句:“日薪三萬,嫁我如何?”
有人笑了,有人怒了。
幾分鍾後,該條微博後麵多了一句:“如今法國盛行一妻多夫嗎?”
這條微博的主人名字是陌生的,不過頭像是盛開的鈴蘭花。莫鈴蘭自然是猜到何許人也了,婉然一笑,手機放入袋中,安安心心去檢測實驗數據了。
主人公是消停了,周圍一大幫子的微友鬧騰了,有人在討論一妻多夫問題,有人在討論一夫多妻問題,一時間這個社會上流行的情婦、情夫、名義夫妻、周末夫妻、床伴等等熱詞全都熱議了一遍。唯有莫鈴蘭開心了,孟少琪當真是隱身著關注自己,孟少琪還是很生氣,這丫頭應該是認出自己了,怎麼就立馬禁聲了,可氣,慕容軒不樂意了,怎麼自己好不容易和女神侃侃,就殺出個程咬金了,可憐的軒子要是知道這程咬金就是孟少琪,怕是馬上遁地而逃了。
幾天後,莫鈴蘭又跑到巴蒲兒教授家中混飯,基本上教授和夫人已經見怪不怪了,一個中國女孩背井離鄉到這裏,本來也怪可憐的,慕容月兒是拿她當女兒似的疼著,還真是盼著她天天來,莫鈴蘭天天來那還是沒那麼厚的臉皮,不過一想到夫人的廚藝,還是忍不住隔三岔五的不請自來。
不過這次一進門就看見了許久不見的慕容軒。母子倆站在一起還真是養眼,細細看來慕容軒的容貌完全繼承了母親的有點,要不是慕容軒亞係血統少了點,兩人看上去還真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
“莫,來了呀。正好今天軒子也在,你們去聊聊。”慕容月兒看著兒子在廚房添忙,真好找個機會把人趕出去。
莫鈴蘭沒看出這門道來,還自作聰明地想要促進母子倆的關係,連忙說:“夫人,您兒子難得回來一趟,就讓他盡盡孝心,給您當當下手。”
“一個來白吃白喝的人,也好意思怎麼指揮人。”慕容軒沒好氣的說了一句。
莫鈴蘭拉長了臉,憋的臉紅脖子粗,杵在一旁,特委屈地看著慕容月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