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紙或是帶有纖維布的精細工具、鏡頭刷和清洗套裝。千萬別用硬紙、紙巾或餐巾紙來清洗鏡頭。這些產品都包含有刮擦性的木質紙漿,會嚴重損害相機鏡頭上的易碎塗層。
清洗紙不使用時,把微纖維清洗布放在原容器裏,以保持幹淨。微纖維布非常耐洗,可定期與衣服一起洗。盡量不要使用棉花或其它纖維,因為粗礫可能會滲進去。倘若用刷子清洗鏡頭上的塵土和碎片,不要將刷子上的毛與手或手指接觸,皮膚上的油會沾染到毛上,然後粘在鏡頭上。
清除鏡頭上塵土的另外一個辦法就是經常使用鏡頭。倘若你的相機有一個鏡頭蓋,可以用一根帶子、橡皮帶或“鏡頭固定”裝置將它固定在相機機身上。
冷熱天氣也會影響相機。倘若相機原來在空調房間,而後馬上放在一個較熱、潮濕的環境下,鏡頭和取景器上都會有霧點出現。這時需要用合適的薄紙或布來擦拭。倘若你帶著相機從寒冷、幹燥的室外進入室內,最好先把相機放在包裏麵預熱一下,然後再拿出放在屋子裏。並且要小心鏡頭,看它是不是“出汗”了,倘若出汗了要馬上采取措施。
專業攝影人士的一條建議非常簡便,也許你會不相信:隨身帶一個塑料拉鏈鎖袋子。在非常潮濕或有塵土的情況下,你可以在側麵挖一個小洞剛好放得下相機鏡頭,然後把相機放在袋子裏,不讓霧氣、濕氣和塵土進入相機,可延長其使用壽命。
3.不要把相機放進濕度較高的汽車後坐,汽車內部就像火爐一樣,會使塑料變形,電線受損。
許多廠商都會建議:倘若兩星期或更長時間不用相機,最好把電池拿出來,因為電池會漏電腐爛,有時候會影響電路連接,使相機無法正常工作。
如何識別真假膠卷
1.選購膠卷的時候最好先留意一下包裝的封口粘貼情況,通常每種膠卷都有其固定的粘貼方式。例如,富士膠卷的封口上就有3個圓點,中間大點,兩旁為小點均勻排列,膠質較硬呈淡黃色,不流不散;柯尼卡膠卷的封口上也有3個圓點,隻不過大小相同而已;柯達膠卷的封口為長條狀;現在國內市場上供應的樂凱膠卷,通常封口也為長條狀,但顯得十分不規則,與進口包裝相比感覺不夠講究。有了以上幾點知識,相信被騙的可能就會相對少些。挑選時,小心撬起封口觀察確認,以不傷害其包裝為宜。另外,還要查看封口是否有開封後又粘貼的痕跡,若是開封過的膠卷,就會發現粘貼點帶有紙的毛刺及第二次粘貼的痕跡。粘貼點不但不規則,而且膠質也發粘發軟,甚至拉絲,由此可斷定為假貨。
2.觀察暗盒和膠片。倘若我們忽視了上一點,還可以從暗盒和膠片上做出判斷。進口暗盒通常多為一次性,不能拆卸,因此在第二次輸入膠片時,會在暗盒上或多或少留下某些痕跡,如劃痕等。正品膠卷的片頭裁製得光滑無毛刺,假膠卷裁製得粗糙並且有明顯的毛刺。此外,在未衝洗之前,通過對膠片顏色的觀察也能識別真假,這點需要在平時多觀察、多比較、多積累。再有,我們用手向外拉片頭或裝機輸片時也會有不同的感覺,假膠卷感覺發澀、過緊,正品則感覺輕鬆省力。
3.衝洗後觀察底片。底片齒孔上通常都印有該膠卷的標誌,例如富士膠片上就有“FUJI”標記,柯尼卡膠片上標有“Konica”,柯達膠片上標有“Kodak”,國產樂凱膠片也有“LUCY”字樣。底片的顏色也各有不同,平時多注意些,漸漸就能憑經驗識別了。
識別偽劣扣式電池
現在市場上擺賣的扣式電池,主要來自三方麵:
一是國內正規定點廠家,如常州電池廠獲國家銀質獎的達立牌氧化銀電池和天津電池廠的天星牌電池;
二是正宗進口電池,如日本的東芝、索尼,美國的UCAR等;
三是假冒、偽劣電池。假冒、偽劣電池采用性能遠比氧化銀材料差許多的堿錳材料,它們大都來自浙江永嘉、溫嶺、福建石獅、廣東寶安等地。
識別偽劣電池,主要注意三個方麵:
1.從電池標誌上識別。它們一無商標、二無產地、三無生產日期、四無檢驗合格證,隻是在電池上標有英文“BUTIONCELL”和日文“ボタソセル”,給人以外國製造的假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