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兵出征之日,漢武帝親自送他們出長安城。兩路人馬分別由霍去病和衛青掛帥。十萬大軍浩浩蕩蕩地奔赴河西,開始了偉大的西征匈奴之戰。

衛霍大旗高高地在軍隊前方飄揚,衛青看著身邊騎著漢血寶馬雄赳赳,氣昂昂的外甥說道:“去病,這種好好大破匈奴,讓文武百官看下你的真正實力。”第一次初征匈奴大勝,大家隻當他是僥幸,漢武帝對他偏愛朝中很多大臣不服。

“舅舅放心,我定不辱使命!”霍去病拳頭緊握,回答的鏗鏘有力。

“李敢你說我就自己養馬嗎?看這氣勢我也想上戰場殺敵了,早知道今天會跟隨大軍攻打匈奴,平時我也學練箭了,也不用狼狽到當個馬官了。”董平和李敢打小就認識,所以就直呼李敢的名字了。

“你別小看養馬,皇上這是委重任,這十五大軍乃是我大漢最精銳的騎兵。騎兵打仗最主要的就是馬好,馬養不好,到戰場上騎兵怎麼發揮的了真正的實力。所以你這位置乃是全軍中最重要的。你千萬不要小看自己。”知董平非李敢也,李敢知道他愛聽好話,特地做了個大帽子給他戴。

董平一聽果然來精神了,“那你們前麵開路,我這就到後麵跟著,我必定好好照顧我的馬兒,保證一匹不少。匹匹養的油光透亮。”

“漢朝十萬大軍已朝我匈奴開戰,各位有什麼看法。”匈奴王庭伊稚斜正召集各部分大王商討如何對付漢軍。

“漢人兵法上說‘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上次我們就敗在對漢軍統帥的不了解,輕敵了。因為漢軍會按以前的老套路,繼續以防守為主。沒想到一個年輕的將軍橫空出世,打的我們措手不及,完全打亂我們幾十年來與漢軍戰爭格局。”休屠王痛心疾首地說道。

“我們的老大王就是被那小子一刀砍下頭顱的。”

“那小子出手又快又狠,我們連反手的機會都沒有。”

“他的漢血寶馬奔跑的速度絕不遜色於我們的王種馬。”

“他不戀戰,來如風,去如閃電。”

與霍去病交過手的給位將軍紛紛評論開了。

“大家不要漲他人誌氣,滅自己威風。我看他也隻是個黃毛小子,這次一定要他血債血嚐。”伊稚斜殺氣外露,對此戰他是誌在必勝。

“母親,大漢已向匈奴開戰了,我想此時最難受的是你,雙方都是你的親人。我身上一半流著匈奴的血,一半留著大漢的血,我在戰場上每砍殺一個人都是我的親人,我都會想起母親思念大漢朝親人時的臉上流的淚水。”匈奴王子日磾對他從大漢遠嫁匈奴和親的母親說道。

“我母親乃是當今皇上的乳母,我本是平陽公主身邊的婢女,當年漢朝國力和軍力都不足以對抗匈奴,隻能靠和親來維持與匈奴的邦交關係。匈奴人年年要求公主和親,大漢朝那有那麼多公主可和親,於是先皇並封我為郡主和親匈奴,這才有了你。我也是將死之人,我隻希望在我有生之年可以在看長安城一眼,這些年我流的淚都可以從大漠流到長安了。”說完她長長的舒了口氣,如今她已是匈奴的月太妃,但她隻想做個大漢普通的平民百姓。

大漠的風沙淹沒了她的青春,此刻她的心情是矛盾的,她希望漢軍大勝,從此再也不會有大漢女子向她隻身遠嫁他鄉。但她又怕他的兒子即將成為階下囚,但她更相信漢朝的皇帝可以用寬大的胸懷對待匈奴俘虜。一切交給上天吧。

日磾看這母親眉頭緊鎖,他明白母親此刻的心情是痛恨交加,和親的公主大都得不到匈奴大王的真愛,隻是一個政治上的籌碼,更何況他母親隻是一個被封的郡主。他深深理解母親作為一個女人的心情,這些年他的母親都是為了他忍辱負重。她不會讓他母親老死異鄉,他會帶她回大漢。回道她那魂牽夢繞的長安城。

“母親,你聽過衛青大將軍乃是平陽公主的駙馬,霍去病是她的外甥,你可知道這兩人。”

“衛本是平陽公主府的馬夫,霍去病我倒沒聽過,我出嫁時他應該還未出生。”她在平陽府時衛也隻是個馬夫,但是誰能想到一個馬夫既然會成為漢朝攻打匈奴的大將軍。衛青的性格平和,樸實,善良。如果匈奴真的兵敗,日磾真的成為階下囚他相信衛青也會以俘虜之禮相待,絕對不會為難他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