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相盤點了自己身上的功法、武技以及其它的東西之後,就再次思索起來。
這些東西雖好,但畢竟是別人的東西,自己即使練得再好,也無法超越前人,想要真正的成為一代宗師,就必須創出屬於自己的功法和武技。
創造功法對於目前的李相來說是不太現實的,但是創造武技麼,倒也不是不可以考慮,雖然如今他的底蘊仍然是不如一些真正的大宗門弟子,但逆天的體質和絕佳的天賦足以彌補這一點差距。
況且關於自創武技這一件事,李相其實心中早就有想法,隻不過一直未來得及試驗。現在難得得到機會,可以心無旁騖的做些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如今方寸真人不知道在忙些什麼,正如神龍見首不見尾,而歸海小胖和巫青陽還沒有歸來。唯一可以與李相做伴的石敢當上一次在李相的諄諄教導之下也開始發憤圖強,整日隻知道苦修。
所以李相一個人倒也難得清靜,正好用來思索心中的那個念頭,看看是否可行,若是可行的話,或許李相就可以創出屬於自己的武技了。
初次有這個想法其實是在剛入門沒多久的時候,因為歸海小胖的體質是“衍命天機體”,又從方寸真人處了解了“歸藏世家”先祖萬歸藏的傳奇事跡,心中就萌發了一個朦朧的念頭。
因為李相了解到在玄元大陸同樣也有《連山》《歸藏》這些在華夏傳承了數千年的經典古籍,雖然在這個世界,這兩部經書是被作為絕世功法被人創造出來的,但是文明無論在何時都是殊途同歸的。
就是不知道這個世界有沒有《周易》一書,估計應該是沒有的,因為這三部書是具有連續性的,若是真的有人悟出了《周易》,那麼肯定突破聖元境了。
不過這些事不是李相這個階段的武者可以操心的,如今還是想想自創武技的事吧。
當時李相第一次從方寸真人聽說《連山》和《歸藏》的時候,心中就是一動,可惜當時實力實在是弱小的可憐,心有餘而力不足。
雖然如今的實力也不是太高,但他覺得自己入籍已經可以鬥膽一試了,反正閑著也是閑著,萬一成功了呢。
先說《連山》吧,據說是萬歸藏少時遍訪名川大山時,見到連雲山時,但見其既峻且險,峰巒疊嶂,連綿起伏,仿若與天邊雲朵相接,謂之“山之出雲,連綿不絕”,遂有所感,創《連山》八法。
而李相在“破天秘境”也經曆了一次感悟,同樣是見到一座巍峨的山峰,當時還因此闖出了一式防守武技“不動如山”。
二者既有相通之處,那麼倒也不是不可以操作,自己可以將自己之前的感悟融入到《連山》之中,根據那一式掌法,將其完善,創出一套掌法。
關於這套掌法,暫時肯定還是無法脫離《連山》的樊籠,不過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萬歸藏花費了幾百年完善推衍《連山》,終於使其趨於大乘,自己想要一夕之間將其超越,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
原本的《連山》共有八山,分別為崇山君、伏山臣、列山民、兼山物、潛山陰、連山陽、藏山兵、疊山象。
那麼自己的八式掌法自然也要遵循這八山之力,不過可以略作變通。因為萬歸藏創出《連山》的本意並非是用來攻擊,而是作為一種推衍之法來使用的。
那麼在李相手中自然就沒有必要如此了,以他的意思既然是改變為一套武技,自然要變成純粹的武技,這樣才能盡可能的發揮出其威力。
於是李相接下來的日子放下了一切,苦心鑽研改造武技的事情,可以說是夙興夜寐,不眠不休。
李相這個人雖然有時候看似很憊懶,但一旦認真起來,就會馬上全身心的投入到一件事情中,這與他之前無法修煉武功的遭遇有關。那是的李相為了能夠修煉武功,可以說是嘔心泣血,每日都在想辦法讓自己變得強大,可惜雖然最終仍然沒有實現,但是那段時間的遭遇卻讓他的心神更加強大,更容易聚精會神的投入到某一將事情中。
就這樣,李相廢寢忘食的投入到改造武技這一偉大的事情當中,中間遇到無數困難,不過幸好武技閣完全對李相開放,所以李相可以盡情的去裏麵翻閱資料、武技,一一與自己心中的想法對照、驗證。
好在他天賦不錯,加上有良好的基礎,改造武技又不像完全的自創那麼毫無頭緒,所以,一段時間之後,他總算是將這套掌法初步的演練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