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起來,其實從2003年初夏開始,我就已經萌生寫這本書的念頭。因為,那時我剛剛非常辛苦地通過全國統一考試和論文答辯獲得浙江大學應用心理學碩士學位,我以為自己所做的研究、所得到的結果和所思考的問題是那樣的令人興奮。現在回過頭再看看,就會發現這種“興奮”感的來曆其實很簡單——就是因為我在浙江省最優秀的中學工作,身邊有那麼多甚至是中國最優秀的青年學子,他們對成長的渴望和孜孜追求深深地打動、鞭策著我,讓我有一種強烈的衝動加入到學習心理學研究的行列中來。
在教育心理學100多年的曆史發展長河裏,有關學習這個主題曾湧現出多種理論視角的研究,不同流派理論的核心概念、模式、原理都不盡相同,各有側重。20世紀90年代以來,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在我國教育工作實踐中得到了廣泛認同和應用,取得了很多很好的成效;近年來,隨著高中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加涅的信息加工學習理論也越來越受到重視。在此理論基礎上,研究者整合最新科技發展成果,利用多種方法從腦科學、選擇性注意、內隱認知等多角度開展一係列非常有操作價值的研究。我研究的角度是“學生自我調控與高效率學習”,不難看出選題的緣由是我長期在中學一線承擔教學工作,深知學習策略、元認知、動機、自我效能對學生高效學習的實踐意義,書中我以很多案例的形式提出了一些關於學習理論值得爭議的話題,以期引發讀者對學習理論相對價值的思考。
感謝我的研究生導師葛列眾老師,他嚴謹的治學態度是我學習的榜樣,與他及他的學術團隊一起討論問題的日日夜夜是我永將珍藏的財富。特別感謝浙江大學教育學院盛群力教授在我研究過程給予我關鍵性的指導,使我從實驗結果和預期不一致的困頓中豁然開朗,發現了中學生學習策略發展的“拐點”這個在實踐中極有價值的研究成果;感謝杭州師範大學馬蘭老師給予我的鼓勵和幫助。杜娟參與了第四章、第七章部分內容、王文智參與了第5章部分內容的編寫工作,趙娜參與了前期資料檢索工作,沈蕾為部分引用資料的輸入花費了大量勞動。我還要感謝數據收集、整理過程中曾經幫助過我的九所學校同仁和我的研究生師兄妹們,如果沒有眾多朋友的幫助,我是無法完成如此龐大的工程的。
最後,我要感謝浙江大學出版社的領導和編輯,對本書的出版給予了極大的幫助。
我做了自己喜歡做的事情,這是人生中的一大樂事;我也希望自己的研究成果能讓更多的人受益。
何東濤
2009年初秋於浙大西溪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