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南軍立時大亂,他們在陣勢最亂的時候突然間遭到了兩個方向的衝擊,這可真是意想不到的事情,此時的安南軍士兵大半聚集在城下,這一突然襲擊,打得安南軍數萬士兵都亂成了一團,安南軍統帥連連發令,急切間卻哪裏能改得過來?
城上,號角聲起,兩支漢軍從東西兩個城門出擊,自安南軍側翼發起了攻擊。安南軍這種不顧一切,放棄三門隻集中全部力量於一門的辦法其致命的缺陷終於被戰長風抓住,左邊鄒成恩,右邊喻千裏,兩支漢軍部隊直擊安南軍側翼,同時一支百人的騎兵隊直衝安南軍陣後,目標直指安南軍統帥。
安南軍統帥見勢不妙,急掉轉馬頭就跑,安南軍士兵本就在苦苦支撐,見主帥一逃,哪裏還支撐得住,隻聽得一片亂叫聲,整個安南軍終於開始崩潰,人與人相撞,刀與刀相交,自相踐踏,紛紛向後逃跑。
城上,號角聲再起,漢軍幾乎傾巢而出,由戰長風親自帶領,大聲呼喊著向安南軍追擊。
安南軍士兵更加驚慌,左、右、後三麵的漢軍不斷衝擊,安南軍士兵們已經完全沒有了作戰的勇氣,一個個拚命奔逃,不但士兵在逃,將領也在逃,百夫長、千夫長,甚至萬夫長也在逃命。一路上,到處是散落的盔甲和兵器,一些安南軍士兵為了逃命甚至攻擊自己的同伴,希望自己的同伴能跑的慢一些,這樣當漢軍追擊時就會首先去抓自己的同伴而不是自己。
戰長風一路急追,他雖然是最後出城的,但他所帶領的是最為精銳的部隊,而且一直是做為後備隊,沒有參與前期戰鬥,養精蓄銳已久,所以他們的攻擊力是最強的,他一路統軍急進,先是追上了左側攻擊部隊,隨即又追上了右側的攻擊部隊,過了一會兒,他們已經和司馬德威的部隊混在了一起。
司馬德威打的正自高興,他一棍擊飛了一個安南軍百夫長,提棍正向前趕,身邊上一騎突然接近,司馬德威提棍就打,對方向旁邊一讓,急叫道:“是我!”
司馬德威急忙收棍,笑道:“打習慣了,差點打了戰將軍。”
戰長風卻沒有和司馬德威談笑,急急的問道:“李牙將在哪裏?”
司馬德威向前一指:“他比我快,一路殺到前麵去了。”
戰長風點了點頭,對司馬德威說道:“你且不要再追了,展開隊伍,一則將安南軍的散兵消滅,二則將後麵的漢軍部隊收攏,傳我命令,令喻參將和鄒參將都不要再追,整隊後退回城。窮寇勿追,古之名言。我去追上李牙將,然後我們就退回來。”
司馬德威本想請令去追李青,轉念一想,李牙將殺得興起,隻怕不那麼容易追回來,自己的官職比他要低,不好命令他,也隻有戰長風去才行,何況現在安南軍正自兵敗,倒也不怕戰長風有什麼危險,當下點頭答應道:“末將領命,將軍快去快回!”
戰長風領著所部一路向前,此時安南軍敗兵已經四散,路上隻剩下些個零星的安南軍士兵,全然不足為患,他見前麵李青的旗幟已經不遠,下令身邊的士兵隻留下一百人的衛隊隨行,其他士兵止步回城。命令才下,隻見前麵一隊漢軍士兵返回,原來李青追的興起,一口氣追了好久,但他畢竟不是一個魯莽的人,追了一段,見敵軍潰勢不止,心想再追下去也全無益處,萬一有什麼閃失反為不美,於是下令全隊後撤,他自己帶著百人親自斷後。
戰長風聽撤下來的帶隊都統說了李青的命令,心中也很高興,這李青是一員勇將,又不魯莽,還真是難得的人才,隻是弄不明白他為什麼對自己有那麼大的成見。但成見歸成見,這是私人的事,在公事上,李青絕對是一把好手,何況隨著時間推移,李青以自己的成見也已經大為減輕。他一提馬韁,決定與李青彙合,一起退回城裏。
戰長風帶著一百人向前走了約四五裏,遠遠的看到了李青,隻見李青正自打馬急回,身後跟著一個百人隊,也走的正急。戰長風心中一驚!
如果隻是簡單的斷後,如果真的是麵對被擊潰的安南敗兵,用得著如此急急的返回嗎?看李青的情形,如果不是有一百漢軍隨行,隻怕他早就放馬狂奔了,這不是斷後,這是在緊急後撤!
戰長風急忙抬眼看向遠處,他根本不必細找,因為就在李青身後約十裏處,煙塵大起,約兩千安南騎兵追的正急!
戰長風的心中又是吃驚又是佩服。
這可不是安南軍新來的部隊,兩千人,再怎麼也不至於用這樣少的人數來增援,而且安南動用五萬人來增援,已經是至少用了一半的兵力了,剩下的兵力還要防守各處,還有一些被困在河內等處,可以說,這五萬人幾乎是安南的全部可調動兵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