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序之章——攜帶命運的來客(1 / 1)

虛空中的星河,壯麗、璀璨、冰冷。

在近似絕對零度的空間中,一顆不起眼的宇宙流星體高速接近了太陽係的邊緣,一如幾億年來不斷途經這裏的各種太空飄浮物一般,渺小、普通而無人知曉。

從這個距離來看,太陽係中央噴發出上百萬攝氏度火焰光流的恒星,在此刻無力的縮成了一個暗淡的小點,行星幾乎難以辨別,寰宇空曠,寂靜無聲。

盡管如此的不起眼,標示著這個火球存在的光線,仍然在沒有邊際的真空中,以堅定的速度不斷擴散。

這些光線中的大部分,從太陽出發直接就進入了無盡的虛空,少部分則被行星係的其他成員所吸收、所轉化、所反射,進而也標識了各自的存在。

在以億年為計算單位的漫長時間裏,這種宣告自己存在的信號總是沒有回應的。

不過在此刻,當太陽嗬護下的行星係從內向外排序的第三顆行星,其所反射的微弱光線照射在那顆流星體上時,一個罕見的回應出現了。

伴隨著反射的恒星光波持續照耀在流星體上,流星體麵向這顆行星的一小部分表麵,像瞬間轉換為融化的黃油一樣,組成材質從嶙峋粗糙的原始狀態快速平滑開來,並變得清澈透明。

與此同時,光滑鏡麵下露出的流星體內部組成物,在接觸到光線的那一刻隨即改換了顏色與質地,如同迎著朝陽的鮮花一樣“綻放”開來萬千“花瓣”,又瞬間聚攏,中央隻留下一個個由類似金屬的菱片圍拱而成的密集孔洞。

一個深邃黝黑的“複眼”,就這樣突兀而又自然的出現在冰冷的岩層之上。

在這次觀測中,流星體找到了它想要的。

化石能源大氣汙染物非正常散布,確認;環球範圍群落光汙染,確認;非自然電磁訊號,確認;放射性元素非正常散布,確認……從十九世紀開始以來,人類在大規模工業化和發展科技中向這片天穹肆無忌憚散發的東西,終於有了一個不一樣的讀者。

流星體內部的邏輯單元,自從製造以來首次開始了滿功率運行。

伴隨著指令的迅速發出,流星體表麵的“複眼”僅開啟了不到兩秒便迅速黯淡下來,鏡麵崩解、顏色回歸,孔洞消失。很快,這個地外來客表麵的一切就重歸初始狀態,好似從未蘇醒過一般。

但一切已經不同了。

僅僅是一個微不可察的運行角度變化,在經過行星係外圍稍近一些的一片隕石帶時,流星體就“意外”的在其中遭遇了激烈碰撞,激起了大量的碎屑和煙塵。

損失了一部分質量後,流星體的主體碎片在碰撞造成的混亂區域飛射而出,速度大為降低,運行軌跡則直接導向了行星係中央。

假如這時有人能夠觀測到它的幾項運動參數,就會發現如無意外,它將在一段時間後順利光臨第三行星的大氣層。

接下來,如果它真的是一顆普通的流星體,等待它的一般就是跟大氣劇烈摩擦、生熱,最後被燃盡成為一束光。如果時機合適,或許,還能成為某個人許願的對象。

但這次,慣例不再。

整個世界,多達數十億的智慧生物理所當然的專注在各自的生活中,沒有一個注意到星空之上異類的臨近。

無人知曉,無人關心。在靜默中,命運——已經悄然而至。

P.S.

當人類十九世紀開始大規模燃燒化石燃料來為機械供能時,就為大氣氣體帶來了改變。1945年的第一次核武器測試,就在全球散布了獨特的同位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