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人有詩雲:“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詩裏麵講得是錦官城春雨之景,浩浩渺渺,潤物無聲。這錦官城,自古因生產絲綢而聞名,雖說長江東流,物轉星移,改朝換代幾千年來,這名號卻是越叫越響了。
當世之時,正是中原文化昌盛、萬物茁發之際,整片大陸欣欣向榮,一派盛平氣象。
錦官城四四方方,城池占地足有數百萬公頃,八大小城分別位於八方,拱衛中心芙蓉城,故而這錦官城又被人稱之為芙蓉城。
八大小城中,寶墩城最大,郫縣城次之,魚鳧城、堰芒城、雙河城則平分秋色,而紫竹城、鹽店城和高山城卻地域最小,百姓也相對較少。
說起這高山城,位於整座芙蓉城的東南方,自古以來也是交通要道,東可通渝州城,南可到春城,官道開通後,交通更為順遂。
高山城不大,得名源於城中間那座生滿綠竹的高山,山高千仞,讓人望之脫帽。可惜山路難行,加之山上霧氣濃重,住人不多,倒是山腳下氣候宜人,土地肥沃,自古就被開辟了數個小莊。現今村村通了石路,貨物集散買賣更為便捷。其中有一村,名喚江南村,正位於高山之南,一條江流從山頂流竄而下,橫穿村社。
此時節,江南村正趕上農忙季節,農田裏處處可見勞作之人,絕大多數是麵朝黃土背朝天的莊稼漢,農人們正忙著插種秧苗,引水灌溉。江南村那寬闊的河漫灘上一群群的莊稼人黑壓壓一片,忙得不亦樂乎。人群中,有一個十四五歲的少年特別顯眼,他戴一頂破舊草帽,帽簷下墜著一顆橙子大小的石頭,一種獨特的冷凝氣息自那石頭散發而出,正為這少年帶走夏日的溽熱。
讓他顯眼的倒不是他的這身打扮,而是他插種秧苗子的速度,別人是一盞茶插半行水田,他卻已經插了一行了;而且馬不停蹄,也不休息,一個時辰,這半畝的水田都被插滿了綠油油的小苗,微風一吹,搖擺如浪。
勞作完畢,這少年坐在田埂上休息,他脫下草帽,露出那張還稍顯青澀的臉龐,普普通通,毫不起眼,皮膚因為勞作,比同年人黝黑一些。
“喂,楊川,你這小子咋每次都這麼快!”
說話的正是在一邊田裏勞作的同齡少年,名叫彭歡,長得眉清目秀,五官倒也端正,隻是那身材實在不敢恭維,就算是日日勞作,也還是臃腫肥大。
“哈哈,歡子,不是我快,而是你慢,至於原因嘛,你這一偷懶,不就慢下來了!”
彭歡聞言一臉鄙夷:“滾犢子的,老子可沒歇多長時間,對了,你家相好知道你考上芙蓉城天鴻書院的事情不?”
楊川聞言搖搖頭:“我今天才收到書信,還沒通知她呢。”彭歡還想再問,楊川立馬補充一句,“跟你說多少遍了,別相好相好的亂叫。”
“叫一聲相好又怎麼了,她自小就跟著你滿村子的瞎跑,王叔又待你如親生兒子,你和她好上還不是遲早的事。”彭歡舉的道理倒也合情合理。
楊川見他還要繼續,忙打了個招呼,想要走。
“哎,這麼著急幹啥,等我幹完活,咱們摸魚去。”
話才說完,頭上就挨了一個爆栗。
“好好幹活,瞧瞧別人楊川,你就盡知道偷懶!”
說話的卻是那個偷偷從背後靠近的彭歡親爹彭二得。楊川聽到聲音回過頭,看見是他,笑道:“彭叔,王叔說了,叫你晚上到屋裏來一趟,有事情跟你商量。”
彭二得滿臉笑容:“那好,那好,估計是歡子上學的事情有著落了,哈哈,你快些回去,省的王老又擔心。”轉身望了望歡子,“快些把活幹好,早點回家,殺頭小豬,撿些雞蛋給老王家送去!”
楊川聽了急忙說道:“彭叔,你就別見外了,王叔看到你送這麼多東西,又要生氣了,還得罵我。你就別忙活了,到了晚上事情說清楚了再計較也不遲啊。”
彭二得忙道:“那怎麼能行呢,為了彭歡的事,老王也操了不少心,就算這次沒成,這心意我卻是不能不送的。你盡管安心的去,老王那裏我來說,他一定不會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