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鑲嵌在腦袋裏的語言模塊,能隨時提供的同聲翻譯。嶽家榮便裝模作樣地給小彩講解,可以輕鬆地作假。
小彩英語果然是高,嶽家榮每次輕輕提示,小彩就表示聽明白了。
小彩越聽越覺得嶽家榮的英語是好得太不像話了。
小彩想了一下,問道:“家榮哥,你英語閱讀和聽力這麼強,是怎麼學來的?”
嶽家榮一聽,嚇了一跳,這丫頭是不是太心急了,英語這麼好,還要向自己學,這不存心要出自己的洋相。
嶽家榮本想蒙混過去,可是小彩目不轉睛地盯著自己。看來自己不說上兩句,小彩是口服心不服了。
“學英語,首先要解決詞彙量的問題。這容易理解吧,一篇文章裏太多的生詞光靠上下文猜,肯定是不行的。”嶽家榮畢竟念到了高三,學英語還是有點心得的。
小彩點了點頭。
“第二,你要多背句型啊。有的句型裏的每個單詞你都認識,可是就不知道這個句型在講什麼,那豈不是太悲催了?”嶽家榮的經驗已經快講完了,看見小彩還在不停地點頭讚同,隻好硬著頭皮繼續講下去。
“所以,你要大量的閱讀,把句型和單詞都弄熟了,以後看文章就簡單了。”嶽家榮把經驗介紹完了,看著小彩如饑似渴的眼睛,沒有辦法,隻能繼續說道:“這就是熟能生巧的意思。這跟你學騎自行車一樣,一遍遍地騎,一遍遍地摔。隻要時間夠了,你就可以隨心所欲地騎自行車了,學英語也是這樣。”
小彩覺得嶽家榮的英語經驗沒有什麼過人之處,自己也是這樣做的。嶽家榮學得這麼好,也許沒有什麼特別經驗,隻是比自己高一年級,所以自然水漲船高了。
“那語法呢?語法就不重要了?”小彩還是心有不甘,繼續打破砂鍋問到底。
嶽家榮自己再清楚不過了,自己的英語卡就卡在語法上,考試時候失分最大項就是語法了。
以前跟老外聊天,聊得蠻愉快的。旁邊的同學聽了,批評說自己膽子大,什麼亂七八糟的語法,居然敢隨心所欲地說出來。
有一次和英語外教交流,把自己的語法問題擔心說了出來。外教看著自己,語重心長地說了兩個英文單詞,“understand和understood”。意思是說,用英語和人家交流,隻要能聽懂人家在講什麼,和能被對方聽懂就可以了,初學者不要太講究語法。
從此以後,自己一直秉承外教的這個方針橫行外語角的。開始的時候覺得不好意思,後來想了一想,這話挺有道理的。我們中國乃是禮儀之邦,看到老外講中文都喜歡的不得了,老外中文講得再蹩腳,即使三言兩語,我們聽得懂,就覺得開心,有誰還會計較老外中文爛的?
嶽家榮便把這個經驗跟小彩說了。
小彩想了想,認為家榮哥講得有道理,嶽家榮的形象在自己的心裏又高大了一點。
“那英語口語和聽力呢?家榮哥的聽力這麼好,口語應該也是不錯。給我秀一下,好嗎?”
嶽家榮都快崩潰,經驗可以胡謅,這口語是要講出來的,這可瞞不過去了。這該打的丫頭,今晚是不打算讓自己下台階了。你到底是來請教經驗的,還是來興師問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