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訓對別人來講是辛苦的,對嶽家榮而言就不是這麼一回事了。別人每天早起晚睡,苦苦地背誦準備好的材料,嶽家榮隻要掃一眼就記住了。
同學們對嶽家榮是羨慕嫉妒恨,這也太不公平了,你嶽家榮也太那個什麼了,這怎麼能行?不過大家一致同意,等辯論會後再跟嶽家榮算賬,嶽家榮隻好苦笑著答應到時接招。
五名隊友加上嶽家榮共六人,四男二女。除了嶽家榮,其他同學都是高二的學生。大家對嶽家榮已經拿到大學錄取通知書很是羨慕,想著自己還要再折磨一年,於是對嶽家榮的恨又多了一點。
嶽家榮到處惹人忌恨,隻好處處讓著這些弟弟妹妹,表現得像個合格的兄長。大家隻好摒棄前嫌,恨這個似乎無所不能的哥哥,也愛著這個處心積慮愛護自己的兄長。
集訓隊的食宿很好,大家都很滿意。和嶽家榮同宿舍的是來自天津塘沽的一位北方小夥,名叫夏海生,性格豁達幽默,和嶽家榮一見如故,相談甚歡。
夏海生告訴嶽家榮,自己的名字取得有點意思,不是媽媽在海上把自己生下來的,而是爸爸在海上打魚,遇上台風,在海上隨波逐流,媽媽得知消息後一著急,把自己生下來了。
海生的爸爸說,兒子生下的那一瞬間,自己在海上仿佛聽到了兒子的哭喊聲,於是精神大振,終於死裏逃生。回到家,要不是奶奶苦苦攔截,爸爸就要抱起兒子來親,那滿臉襤褸的鋼針就要紮破這身細皮嫩肉了。爸爸給兒子取個名叫海生,說是兒子給了自己海難生還的信心。
嶽家榮聽了海生的故事,哈哈大笑,建議海生的父親以後去拜媽祖,那是福建土生土長的海神,無時不刻保佑著海上漁民的平安,在全世界有兩三億的信徒。
海生說,這很好,回去跟爸爸說說,說不定老爸已經信了媽祖呢。海生問道,“那你為什麼取這名字?家榮,這兩個字有什麼奧秘?”
嶽家榮笑道,“我這名字稀疏平常。老爸兩個生死之交的朋友,名字中各帶一個家和一個榮字,便給兒子取名叫家榮。”
海生說:“這在外國是好像是比較常見,有紀念和尊重對方的意思。但是在中國的文化裏有為‘尊者諱’的說法,取這名字不會有麻煩?”
嶽家榮嘿嘿一笑,“那兩個叔叔等到自己滿月的時候登門賀喜。見到我的時候還滿心歡喜,知道了我名字的典故後,雙雙拉下臉,覺得自己的輩分被強行降低了一輩,硬要討個說法。”
“後來怎樣了?”海生好奇地問。
“還能怎樣,名字都報戶口了。老爸請他們好好地吃了一頓,算是賠禮。以後兩位叔叔見了我,就以兄弟相稱。隻是見了我媽媽,特別的靦腆,總感站在她的麵前自己就是她的兒子。從此嚇得每次登門做客前,都要下很大的決心,並且從來不敢獨自前來。”
這些家長也真是有意思,把自己的名字拿來玩的。不過,孔夫子說過“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既然命都是父母給的,名字就讓做父母的隨便玩玩了。
海生問嶽家榮隨隨便就能一目十行,過目不忘,有什麼秘訣?是天生神力還是後天努力?
嶽家榮對自己是借助天寶的幫助,才能和海生等同學相提並論,整日耿耿於懷。現在海生問起來,自己又不願以言相欺,隻好說這種本領講究天賦緣分,以後有機會我好好教你。
海生知道自己天賦有限,唯有後天努力,才能與這些天才一起登堂入室。海生聽嶽家榮這樣一講,以為嶽家榮為自己著想,怕自己難堪,便不再說這語言天賦的事。
嶽家榮和夏海生有空就一起練習外語辯論。海生記性不錯,能熟練掌握五門的外語,但與嶽家榮比起來相去甚遠。嶽家榮心裏有數,於是偷偷拚命和天寶對練,大家見了還以為這個天才天天閉目養神,哪知嶽家榮是有苦說不出。